百色市田林生态环境局各部门负责人和联系电话

百色市田林生态环境局各部门负责人和联系电话

472025-01-28 16:35  95商服网

 田林生态环境局设下列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局机关政务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局机关日常工作,协调局领导公务活动。拟定局机关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局机关值班工作。负责局机关信息、文电、会务、文字综合、机要、安全、保密、档案、工作接待、信息化、绩效考评等工作。负责县委、县政府和局组织召开的综合性生态环境会议的组织协调和有局领导出席的全县生态环境专业性会议的方案起草或审核。负责组织起草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性会议文件和其他重要文件、报告、讲话。审核重要文件、公报、文献。组织开展和协调综合性调研及重大专题调研。组织政务信息报送、政务督查。归口管理环境信息和信息化工作,承担县生态环境信息网建设和管理工作。组织工作接待,后勤归口联系等。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县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计划,归口管理社会公众参与方面的环保业务培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行政表彰。承担生态环境社会表彰、环境奖项推选、绿色环保系列创建工作。组织协调重要环境新闻的采访报道,承担局新闻审核和发布,指导生态环境舆情收集、研判、应对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韦晓訸 (2)主任  鄂坤

办公电话:0776-7212507

(二)法规与标准股。

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以及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承担机关生态环境执法督察、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建设、普法等工作。牵头指导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承担生态环境地方标准、基准和技术规范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牵头环境信用综合评价工作。承担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相关工作。负责全县生态环境政策分析相关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李杨 (2)股长 黄芬

办公电话:0776-7212507

(三)自然生态保护

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拟定和组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政策、规划。组织起草生态保护规划,开展全县生态状况评估。组织指导生态示范创建。组织指导和协调“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试点项目。承担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监管工作。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协调和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等工作。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含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韦晓訸 (2)股长 吴贤雷

办公电话:0776-7201011

(四)水生态环境

负责全县地表水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拟订和组织实施水生态环境政策、规划、法规、规章。拟订和监督实施重点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规划和水功能区划。承担城县黑臭水体治理协调与监督等工作。建立和组织实施跨界水体断面水质考核制度,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源排放管控工作,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承担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控制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地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参与指导农业面源水污染防治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李杨 (2)股长 黄伯剑

办公电话:0776-7221581

(五)大气环境

负责全县大气、噪声、光、化石能源、恶臭、机动车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拟订和组织实施相关政策、规划、法规、规章。承担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工作。建立对各乡(镇)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落实情况考核制度,承担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及考核工作。组织拟订重污染天气应对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建立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指导各乡(镇)科学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承担大气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并组织实施大气移动源环保监管和信息公开制度。组织协调大气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承担大气固定源环境管理,承担化石能源、低挥发性涂料等环境管理政策拟定等工作。承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牵头拟订并协调实施我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政策、规划、制度,指导部门,行业和乡(镇)开展相关实施工作。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科研和宣传工作。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参与指导农业面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韦晓訸 (2)股长 覃韦孙

办公电话:0776-7221581

(六)土壤生态环境

负责全县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监督管理。拟订和组织实施相关政策、规划、法规、规章。承担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监督协调有机食品发展,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李杨 (2)股长 韦朝刚

办公电话:0776-7201011

(七)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行政审批办公室)。

承担权限内的非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备案。承担排污许可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负责环保政务服务窗口管理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李杨  (2)股长 鄂坤

办公电话:0776-7212507

(八)辐射和环境监测应急

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放射源安全,监督管理核技术应用、电磁辐射、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参与核事故应急处理,负责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参与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负责全县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相关工作。组织拟订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应急预案,指导协调乡(镇)政府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指导各乡(镇)对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编制应急预案。组织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协调解决有关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组织开展全县辐射环境监测以及核与辐射相关的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参与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负责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核与辐射及污染源等监督性监测、减排监测和应急监测,负责企业自行监测的监督管理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李杨 (2)股长 黄世功

办公电话:0776-7201026

(九)固体废物与化学品

负责全县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相关政策、规划、法规、规章。组织实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固体废物进口许可、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等环境管理制度。配合做好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审批。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李杨 (2)股长 施琳

办公电话:0776-7201026

(十)综合协调

负责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业务综合工作。组织生态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和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拟订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和考核计划。承担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考核工作,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拟订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承担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担全县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协调和对接联络工作。根据授权对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及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进行督察问责。承担督察报告审核、汇总、上报工作。负责督察结果和问题线索移交移送及其后续相关协调工作。组织实施督察整改情况调度和抽查。负责生态环境区域合作工作,参与处理有关区域生态环境事务。负责生态环境科技和基础能力建设,承担环境科技工作,协调和组织实施重大生态环境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和科普工作。参与指导和推动绿色采购、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负责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负责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制定、公布,以及国家管理信息系统内基础信息变更管理。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韦晓訸 (2)股长 鄂坤

办公电话:0776-7212507

(十一)人事

负责全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机构、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拟订机构编制、干部管理、劳动工资、专业技术资格与职务评聘等方面的制度并组织实施。承担局机关公务员直属单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劳动工资、专业技术资格与职务评聘等管理工作。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领导干部双重管理有关工作,指导乡(镇)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机构改革与人事管理工作。协助开展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生态环境政绩考核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工作。承担生态环境对外合作出国(人员政审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韦晓訸  (2)股长 梁晓棠

办公电话:0776-7212507

(十二)财务

承担生态环境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管理相关工作。承担机关、直属单位预算财务、基本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内部审计和规范津补贴工作,组织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并提出安排建议。承担生态保护补偿有关工作。

负责人:(1)分管领导 副局长 韦晓訸  (2)股长 梁晓棠


机构名称:百色市田林生态环境局

负责人姓名:姚茂贤

办公地址:田林县进城大道中石油加油站旁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776-7212507

电子邮箱:gxbs0610@126.com

电话:0776-7212507

地址:田林县进城大道中石油加油站旁

邮编:533300

邮箱:gxbs0610@126.com

相关标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