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冬魏雷之战,引爆了几个问题,武术究竟能不能打?该不该能打?能打是不是武术唯一的价值?练武有什么用?
邱海洋博士在《中国武学》一书中讲,武术具有七大价值,可以满足人们七种不同需求。这七大价值分别是:
第一,生存搏击价值;
第二,养生体育价值;
第三,人格修养价值;
第四,艺术和游戏娱乐价值;
第五,哲学价值;
第六,宗教信仰价值;
第七,科学探索价值。
武术,既是中国人的搏击术,也是中国人的养生术,还是中国人的舞蹈和行为表演艺术,甚至是开启智慧、证得信仰的宗教法门。所以,武术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人类活动和文化现象,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人们可以各取所需,追求的目标不同,练法有所差异。
一、生存搏击价值
从起源看,武术最早的核心价值是搏击价值,是生存价值,武术是中国人的搏击术。通过练习武术,可以提高个人和民族的搏击能力,进而提高生存能力。中国武术史上搏击高手辈出,代有高人。武术的发达,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一个重要基石,是中华文明薪火不灭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发达就相当于军事技术先进,这对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之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养生体育价值
(一)强身健体的体育功能
中华民族向来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讲究“本生”“贵生”“乐生”“ 长生”,就是以生命为本,以生命为贵,以生活为乐,追求长生。孙禄堂先生曾讲:“国术便是中国固有的提升生命力的艺术”,国术馆成立的意义就是要把这“生命力的艺术”输送到全民的生活中去。
练武可以强身健体,具有体育的功能。中国的儒、释、道,名义上是三家,其养生之道则互有传授,互相吸收,都与武学有着很深的渊源。近现代依赖,随着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武术满足战争搏击需要的价值逐步下降,其健身养生的价值日益提高。
(二)搏击与养生相统一
观察武术界,很多高手并非很长寿,说明武术并非与养生和健康天然地统一。搏击功能与养生功能有时候是冲突的,甚至出现了“习武伤身”的现象。
所有的体育竞技项目为了出成绩都可能存在伤身的问题,很多著名运动员,外表光鲜,实际上伤痕累累。不当的训练方法造成的身体伤害,竞技对抗留下的创伤严重影响运动员们的生活质量,很多运动员终生与伤痛相伴。
如何避免“习武伤身”?将武术与养生相结合,这一目标催生了练养结合、内外兼修的思想,催生了气功与武术的结合,催生了武术理论与中医理论的融合,催生了太极拳等“内家拳”的诞生。
三、人格修养价值
中华文明非常注重人格修养和自我完善。中国人把练武与学习琴棋书画一样看作是修炼人格美的方法。
(一)性命双修与德智体全面发展。“性命双修”,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身体锻炼与精神修养并重,就是身心修养合一,德智体全面发展。
性指的是心性,是精神和灵魂,修性,就是精神意识层面的修炼,类似于今天所说的精神文明。宋代司马光就把武作为“修心三法”之一。
命,是性的载体,是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基础,古人把养精固本叫作养命,也就是肉体的修炼,类似于今天所说的体育锻炼,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
(二)改变命运。道家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通过习武练功、身心修养可以改变自身命运。意识可以调整身体,意识可以改变身体。譬如说,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不仅指导着我们的外在行为,也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灵魂和肉体。
练武是对具体和细节的超凡追求,在追求中形成的武学意识可具体表现为:精神气质、忍耐力、判断力、心理承受能力、定力、观察力、反应力以及发现危机并处理危机的能力等。当然,也少不了坚强、勇敢、冷静和宽容。练武可以让粗糙的人变得细腻,软弱的人变得坚强。
(三)文武双全的理想人格。文武双全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文人以武学为好,武人以儒侠为尊。武极而文,文极而武。古代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除了要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以外,还有专门的武师教授武术。中国历史上文武交融的现象十分普遍,孔子、墨子、曹操、王羲之、李白、岳飞、辛弃疾等人都是典范。
(四)武学的身心修养原则上升为武德
通过习武者,武学的身心修养原则上升为武德。
武者有武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武者有自由的灵魂,有自由精神,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不弄虚作假,滥竽充数。
在身体方面,武者身体健康,具备超凡的能力,高超的技能。在形体和仪表方面,武者行走坐卧与众不同,更好地表达着生命的活力。武者更讲诚信,更有团队精神。武者有与众不同的精神面貌,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气场。通过武的修炼,把优秀的品德落实到生活中,比单纯的道德说教要有效得多。
四、艺术和游戏娱乐价值
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搏击术大多是纯现实的,纯自然主义的,而中国武术除了实用之外,还有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倾向,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是唯美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对于西方搏击术而言,武就是单纯的武;而中国的武术,不是单纯的武,是武中有文、武中有美。因此,以西方搏击术为基础是不可能诞生金庸、古龙笔下绚丽多彩的武侠意境的。
武术搏击不仅以战胜对手为目标,还追求美的境界,包括内在之美和外在之美。追求踏雪无痕,落地无声,“一舞剑气动四方”之美;追求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起若惊鸿、玉树临风的风度和气质。武术与舞蹈、杂技、书画、魔术、戏剧都有很密切的联系。今天的武术还有很大的游戏娱乐价值,很多电影、网络游戏都是以武术内容为基本素材的。
图 汉画战车
五、哲学价值
武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有的人通过习武感悟了空间和时间,感悟了精神和身体的关系,感悟了人生,感悟了生命,感悟了美。有的人通过习武开启了智慧,改变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很多人习练太极拳,不仅是锻炼身体,而且通过练习太极拳,感受到了强与弱、慢与快、静与动、内与外的相对性,认识到弱可以胜强,慢可以打快,后发可以先至等哲理。这些哲理的价值超越了武术领域,在很多社会领域具有通用性,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事业都有启示作用,这也是近200年来太极拳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宗教信仰价值
(一)神通法门。中国历史上,武术在传播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宗教性,武学仿佛有一定的“神性”,武者仿佛有一定的“神通”。佛家思想把武视为觉悟的“法门”,也就是觉悟的路径,是诸多法门中的一种。少林寺讲究“拳禅一体”“禅武合一”,赋予武术以宗教的含义。
(二)载道升仙之术。道家思想把拳术看作是“载道之术”,通过练拳可以脱胎换骨,可以求得大道,进而羽化成仙。在道家看来,习武之路也是求仙问道之路。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对话”,那么习练武术的过程、打拳的过程就是与时空对话,与宇宙对话的过程,就是与“神灵”对话的过程。
(三)武学不是宗教。科学和宗教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科学是越现代、越晚近的越发达,而宗教则是越古老、越遥远者越神圣。科学则不同,过去是油灯,现在是电灯;过去是马车、牛车,现在是汽车、火车、飞机、宇宙飞船。武学是科学,武术招式套路不是圣经,可以革新,可以进步和完善。武学终究不是宗教,而是科学,现代的武学可以超越往昔。
七、科学探索价值
近代以来,人体科学、生命科学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例如,经络、穴位、特异功能等。中国武术几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对于人体有特殊的经验认识。武术中的“听劲儿”与中医的“诊脉”就有相通之处。武学对意识的研究,对心理学的发展同样有借鉴意义。武术有助于提高意志力,武术中有很多神奇的技法,对于开发人体潜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武术习练和武学研究,对于人体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探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八、目的不同,练法不同
武术有上述七大价值,不同的人可以为不同目的练习武术。有的人把搏击排在第一位,例如,武士军人、保镖、搏击运动员等。“格斗狂人”徐晓东就是典型。这些特殊的职业人群能够直接运用武术于工作和事业中,自然看重搏击价值。有很多人,学习武术是为了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为了能力的拓展。更有很多“发烧友”,虽然搏击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但极其热爱,近乎迷恋,沉醉其中,乐而忘身。
有很多人把养生排在第一,因为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把武术当作体育健身运动。
还有的人醉心于武术之美,追求武术之美,把武术与舞蹈、戏曲、杂技结合起来。“花拳绣腿”从舞蹈的角度看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有的人重在哲学感悟,把武术修炼当作开启智慧的法门,还有的人把武术当作证得信仰的路径。不同的人各有所好,各取所需,便成就了武学的综合性和包容性。
目的不同,人们练习武术的方法自然不同。
以养生为目的的人,在练习武术中多偏重自身的感受,着重研究自身的结构,而不太研究搏击中的二人结构,训练强度较小,渐渐地就有气功化、广播体操化的倾向。而以搏击为主要目的的人,则不仅要研究自身的结构,自身的感受,还要研究搏击中与对手形成的二人结构和多人结构,注重强度训练。过分追求搏击输赢的人,可能不太在乎养生,古时候有的人为了炼成能够战胜对手的神功,甚至不惜伤害自己。金庸小说中“葵花宝典”的功夫,“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就是一个极端的描写。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民健身项目的太极拳,与作为搏击术的太极拳,在练法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全民健身的太极拳,顶多就是个简化版、通俗版而已,与广播体操并无多大区别。如果志在追求武术的深大之境,则必须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就仿佛业余选手与职业选手的区别,不可因通俗而害了经典。
以艺术美为追求的习武者,也不会对拳术竞技的实用性过分关注,他们更在意武术动作所表现的出的美,于是必然出现舞蹈化的倾向。以表演为目的习练武术,可能追求轰动效应,偏爱神功绝技,走向杂技方向。他们也会练一些金枪刺喉、油锤开背、十人推不倒的功夫,尽管这些功夫在搏击中并不一定有用。
以科学探索为目的习练武术,不仅追求功夫和结果,还会刨根问底,问其所以然。跨越多个学科,研究分析,在原理上下大气力,有助于推动武术的发展和人类武学知识的进步。邱海洋博士所著《中国武学》便是属于这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