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司简易注销公告登记入口】>>>
【全国企业年报网上申报公示入口】>>>
【全国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查询】>>>
【全国办税服务厅地址电话信息查询】
全部服务分类
2018年11月7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将一批(27家)车企进行特别公示,对于被特别公示的企业,暂停受理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申请移出特别公示的企业,需通过39号令《准入审查要求》的考核。也就意味着被公示企业将不再被受理任何新能源新车申报,如果想拿回生产资质将重新考证。保都保不住,再考新的就更不可能了。
特别公示企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新建企业除外),要求其整改、尽快满足准入条件。特别公示期间,不受理有关企业的新产品申报。被特别公示的企业经考核符合准入条件的,取消特别公示,恢复受理其新产品申报。特别公示期满后,未申请准入条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公告》,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等基本情况变更手续。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是指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乘用车少于1000辆、大中型客车少于50辆、轻型客车少于100辆、中重型载货车少于50辆、轻微型载货车少于500辆、运输类专用车少于100辆、摩托车少于1000辆)的生产企业。也就是说,华晨新能源的连续两年的年销量不足1000量,实际上也是如此。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华晨新能源车,续航还只有可怜的150公里,远远落后于任何同级别车型。
《资质》的前因后果
按目前国家规定,新能源企业需要获得两个部门认可才能建厂和投入生产,并最终产品上路。这两部分分别是发改委负责的新建新能源项目审批和工信部负责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这也被称为新能源造车的双资质。目前,发改委的审批早已停止,而工信部的审批也及其缓慢,可以说,新能源的造车新资质申请基本属于停滞的状态,这使得目前拥有资质的车企更加之前。这也是像拜腾、威马花费数亿购买资质壳的原因。
像华晨汽车这样的企业属于2017年之前就具有生产乘用车整车资质的企业,当时的资质申请还不想现在这么难办,基本上传统整车企业的资质都是半卖半送的状态。在《准入审查要求》中,有一项叫:‘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企业,如已按照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通过审查,则对相关要求免予审查’。这也是传统车企都有新能源造车资质的原因。但是需要车企按照同样的要求进行改造,达到《准入审查要求》的17项规定。
《通知》显示,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工信部对于2017年7月1日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了梳理,共有30家企业,包含华晨汽车、广汽本田、长安标致雪铁龙、重庆长安铃木、普天新能源汽车等。从公告中可以看出,名单中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30家汽车企业,在一年及以上的时间内没有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
《规定》第二十三条显示,对于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工信部将予以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要经过工信部核查,若未通过,工信部应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活动。
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上述车企在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后,并非没有产品,而是在研发中落后于新的产品标准,迟迟未能进入产品目录,导致生产的脱节。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华晨汽车产品时发现,华晨汽车此前曾生产过金杯大海狮纯电动车和中华HEV等车型,并在沈阳等地销售过。近年来,华晨在新能源领域的步伐停滞下来。一位接近华晨企业人士透露,华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采取自主研发,包括电机、电池等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都是由内部团队研发。但是,近两年内,华晨企业都在忙于内部整合,将金杯品牌与雷诺合资,仅保留中华品牌,同时研发部门将大量资金用于中华V6、V7的研发,导致对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很少,错失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机会。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通知》中涉及的30家车企,通过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如有异议,可以在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在搜集反馈信息并将最终名单上报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后,或将有部分汽车企业被取消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新标准促企业加快研发
在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许多汽车企业在最初制度还不完善时便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但“占坑”后,一些企业并未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而是将“底牌”藏在手中。
据了解,近年来工信部按照新补贴政策中的技术指标,对已列入前期目录的车型进行了审查和筛选。按照旧政策标准发布的2017年第1-12批及2018年第1-4批《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旧目录”)被废止,而上述16批目录涉及的3716个车型只有1977个车型进入今年的新目录,有1739个车型被淘汰。崔东树表示,2017年废止了2016年的旧目录,而新标准出台后,2018年又有新目录出台。因此,企业的车型没有进入目录,无法继续生存,停产也在意料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初,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宣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双积分管理平台”)已经上线,乘用车企业双积分交易正式启动。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双积分交易将成为弥补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补贴方面逐年退坡,甚至停止所带来的利润“亏空”,以及缓解成本压力的重要解决办法。而上述30家企业一旦生存资质被取消,也意味着将失去新能源汽车积分,不得不采取购买积分而填补空缺。
行业散乱或将进入整合期
事实上,工信部此次整治新能源汽车拟取消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无疑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有关。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曾表示:“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从产业来看比较分散,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在世界领先,但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
资料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第一,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产生40%-50%的增速,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或将超过100万辆。然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相当严重。2015-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200个,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超过2000万辆,是《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设定目标的10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获取独立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5家,双资质的纯电动汽车企业仅有7家。从今年起政策补贴逐渐退出,直至2020年全部退出。这也意味着,留给车企的窗口期不多了。另一方面,目前在等待资质的企业有200多家,在排队过程中这些企业仍要保证资金与人力投入。
2015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7号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该《规定》分总则、投资管理、准入管理、附则4章20条,由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