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着力推进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打造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和协同化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全程网办 办事“零跑腿”
办事窗口是政府的“门面”,办事要跑几趟、等多久,直接影响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力促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网办”。
2月20日11时53分,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办人庄建端通过“福建省专利申请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提交专利资助和奖励申请。次日9时,经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该申请自动进入财政拨款阶段。“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把事情办好了,现在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庄建端感叹道。
据福州市科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专利资助和奖励申请办件量大,群众到现场频次较高的情况,今年1月,我市实现专利资助与奖励受理事项全流程网办。
“借助资助系统自动检测、比对专利申请信息,自动记录、储存专利资助申报信息,以及全程管理财政拨款进程的功能,能有效为申请人节省时间成本,减少跑腿次数。”上述负责人说。
该事项的全程网办是我市推进“一趟不用跑”政务服务的缩影。现如今,在我市的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官方微信、e福州APP等平台集合成“数字矩阵”,同时借力快递物流收寄申请材料与办结件,8种“O2O”政务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实现了服务能力的最大化输出。
截至目前,我市“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共计1297项,占全部事项的92.25%,其中超三成事项可以“零跑腿”。
全城覆盖 服务触手可及
昨日下午3时许,市民刘女士来到家附近的晋安市民服务中心办理职工生育报销。取号、排队等候、递交材料……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办理。“以前要到市级市民服务中心或医保中心才能办理的业务,现在这里也能办,又快又方便。”刘女士满意地说。
不用跑远路,就近办好事,越来越多的市民受益于“市区同权、多点办理”机制。目前,我市已构建起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网络通、数据通、系统通、业务通、服务通“五通”,让信息数据“多跑路”,办事群众“少跑腿”。
服务还不止于各县(市)区级的行政(市民)服务中心。日前,在鼓山镇前横社区,74岁的田月英带上身份证和敬老卡,在“家门口”办好了敬老卡年检,老人直呼方便。结合基层群众办事需求,我市建成社区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将公共服务下沉,在全市100个村居(社区)试点政务服务事项社区综合受理,将23个部门的94项有关事项下放社区办理,打造“最短距离15分钟便民服务圈”。
这让远离城区的居民尤感便利。家住琅岐岛的陈丽英因就业失业登记办理手续复杂,一直未去办理。去年这一事项下放社区后,她只跑了一趟社区就办好,免去了跑社区、街道,再花2小时到马尾区人社局核定的繁琐手续,优质服务“触手可及”。
“四个一”串起线上线下
在福州,“互联网+政务服务”越发根深叶茂,企业、市民办事获得感不断提升。这背后是“一套标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库共享”的政务服务体系日渐成熟,线上线下融合程度逐步加深,为我市政务服务赋以“数字动能”。
近年来,福州市、县两级同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在省内率先编制全市通用事项目录,统一规范办事指南,完善“一套标准”,为实现全城通办打好基础;同时,在全国率先实行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证照“触网”推动“一库共享”,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跨层级应用。
现如今,市民办理许多事项只需跑“一扇窗”,“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带来“缩时限”“降门槛”“提速度”的畅快体验;只要上“一张网”——福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横向可对接省网上办事大厅、市直部门审批系统,纵向能贯通市、县、乡、村四级平台。
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部门信息联通共享。为充分利用涌流其间的“数据财富”,去年,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启用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平台,接入智能取号系统、政务管理清单系统、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等多个系统,将各环节、不同面向的数据全面捕捉,形成窗口服务效能监督、窗口业务办理、群众满意度测评、县(市)区办件监测等15个功能模块,通过可视化呈现,用于自身的服务优化提升并方便办事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