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学充实了武学的哲学基础
佛学中充满着对宇宙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思考,这些内容丰富了武学的思想,充实了武学的哲学基础,使武学能够超越拳术之经验,实现精神升华。佛教的视野无比宽广,其时空无量无边,极大地拓展了武学的想象空间,与无限的宇宙相比,人是渺小的,术是渺小的。例如,《华严经》描述世界说:“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 a 就像因陀罗宝珠网,一珠现万珠之影,万珠含一珠之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现万珠之影,互相辉映,重重无尽。中国武学中充满了关于“无”“不动”的经典哲学思想。
如“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等,这些都与佛学思想密不可分。
(二)佛学提升了武学心理训练方法
佛学提升了武学之心理训练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谓之“心法”。例如,把佛教禅定作为武术的静功法,在武术中贯彻禅定之“定”“静”心法,拳禅一体,去除杂心妄念,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智慧,提高运动潜能。
其一,一心八识与练武中的心明、体明和神明。
武学不仅练身,还要练心。高层次的武学修炼必然需要对意识进行深入分析,今天叫做运动心理学。佛学非常重视对精神意识的分析,例如,唐玄奘创立的唯识宗把心理活动也就是情绪分为51 种,其中大多是烦恼,包括根本烦恼、中随烦恼和大随烦恼等。武学中认为练武过程有“心明、体明、神明”三个阶段,也有说是“意会、体会、神会”三个阶段。神明阶段就是在潜意识,甚至比潜意识更深层次的心之根本层面的功夫养成。
其二,灭四相与武学心理训练。
佛学思想对习武技击中去除恐惧心,突破生死关的心理训练,有很大的帮助。把佛教禅定看作武术内功,以“无我”之精神境界,消除对死亡的畏惧,从而使习武者放下生死,去除我执,坦然面对技击实战可能发生的一切,成为传统武术家心理训练与教育的重要手段。“拳禅一体”要求在瞬息万变的对抗中、在生死搏杀一瞬间,能够顿悟万法唯识,诸法无我,能够保持心静如水,不受外界现象的干扰和诱惑,“不起心动念”“于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三,诸法空相与运动变化。
诸法空相,是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运动变化的,没有永恒的存在,《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运用到武学中,就是讲没有不破的结构,凡是特定的结构就有破解的招法。招法也是特定的结构,所以凡招必有破。练拳从招式入手,超越招式,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切记,一切都在运动变化。
(三)武术内向型训练思路受禅修影响
武术中讲究精神专注,摒除杂念,潜心入静;重视调整呼吸,凝神固气,静心敛气。武术的这些内向型训练思路,不仅与道家功法有关,也与佛教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欲学技击先学数息”,气息修炼就可以借鉴禅修之法。不论是初修佛门还是初修武术,都会遇到呼吸的问题,往往气息粗率,呼吸如抽,头脑昏聩,耳目失观听之能,手足无措。技击专家,必须在腾跃跳纵之时犹能心平气和,而后可以临危应变,操必胜之机。佛教认为数息之功,即不动心之道,心与气本属一体,“气静则神恬,神恬则气足”。“少林拳谱中说: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武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禅修的方法,不仅在武术界有重大影响,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当代国际竞技体育项目选手的心理训练。原美国NBA 公牛队总教练杰克逊经常采用坐禅的方法来修炼其运动员的心力,乔丹等明星运动员也都非常重视通过禅修提升心理素质,以求达到乱中求静、攻而不怒、守而不怠的境界。
据说韩国备战 2001 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十一届射箭锦标赛时,就曾安排了为期五天的特别训练,内容包括寺庙静坐等。日本围棋界与禅道渊源更深,像吴清源等一代大师都是禅修高手。
(四)佛学丰富了武学之技法
几千年来,佛学对人体、对生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武学借鉴这些成果,以开发身体潜能,提高搏击技能,丰富技法。例如,佛教之手印,对武学之手型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我们观看佛菩萨的造像时,可以发现,不同的佛不仅面貌长相不同,手的姿势也不相同。这变化万千的手势,在佛教称为“手印”。手印也称印契,是指佛教修炼者双手所结的各种姿势。不同佛像展现不同的手印,不同的手印表达不同的意涵、因缘、愿力和悟境。
武学中对于手型也非常重视,认为不同的手型,其功能特点不同。从功法的角度讲,手能否合住劲儿,是周身能否合住劲儿的表现。手合住劲儿,身才能合住劲儿;手劲儿散了,身劲儿便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