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博士谈武学:武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兴衰

邱博士谈武学:武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兴衰

18102017-02-08 10:40  95商服网

武不仅关系个人的生存,还关系到社会气质,关系民族兴衰和国家运势。纵观人类历史,有因穷兵黩武“好战”而亡国者;也有因沉湎于文事,疏于武备,“忘战”而亡国者。兵书《司马法》讲“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武不仅关系个人的生存,还关系到社会气质,关系民族兴衰和国家运势。纵观人类历史,有因穷兵黩武“好战”而亡国者;也有因沉湎于文事,疏于武备,“忘战”而亡国者。兵书《司马法》讲“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一、提高生命力




武术是提高生命力的艺术。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就是行动能力。伴随着文明日久,现代的人类渐渐远离自然,远离野性和灵性,而习武、尚武则有助于重新感受野性和灵性,有助于提高行动力,提高生命力。




行动力具体表现为四种能力:一是实践能力;二是创造能力;三是避险能力;四是自救能力。习武可以强身强心,从小处讲,提高人的识别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耳聪目明,反应灵敏,可以减少交通事故,遇到自然灾害,提高逃生本领,增加逃生的可能性。未来的中国社会可能会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个体行动力的下降和精神的萎靡,未来十到二十年,这个问题或许会日益凸显。说得严重点,行动能力下降就是生命力下降,就是腐朽问题,就是夕阳落幕的问题。提高行动力,这是时代的主题。




一个民族的衰落,缘起于行动力的下降。表现为愿听愿看,不愿想、不愿思考,获取信息而不甄别信息;爱说不爱做,尚空谈,而不愿行动。腐朽比腐败更可怕,腐败是违法违纪行为,有迹可循,而腐朽是无形的,无声的。谁也不能说不动脑筋、不爱行动、不思进取、不愿创新、精神萎靡是违法行为。这些腐朽表现,既不违法,也不违纪,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法律无能为力。尚武、振武,就是提振民族精神。所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习武。




一个国家,经济衰退是表象,精神衰退是实质。不能创新是表象,不愿思考是本质。追求享乐是表象,不愿行动是本质。行动之中虽然有乐,但是必然有苦,如果没有一定的苦行精神,没有对苦的忍耐力,是绝对无法行动的。武学中天然地包含一种苦行精神,这种精神能够让人更清醒地感知天地,感知自然世界;能够激发潜力,催人奋进。




二、武文化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武文化的兴衰总是伴随着民族的兴衰。汉唐盛世,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当时武文化的强盛。汉唐是中国历史上闳放热烈、积极奋进的时代,是开疆拓土的时代,是充满自信的时代,也是风流浪漫的时代。汉民族之所以称为“汉人”乃汉朝的强盛所致。西汉名将陈汤上书皇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名言表现了当时汉人尚武的雄性、豪迈的气概和勃勃的生机。




大量的唐诗能够让我们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当时的男儿,勃发出好勇敢斗的豪迈之气,向往着年少豪侠的举止,向往着建立马上杀敌的功业。崔颢的诗《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就是生动的写照: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




地回鹰犬疾,革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盼生光辉。




顾谓今日战,何如隋建威?








少年侠士乃当时之偶像,强梁豪迈的气概乃当时之时尚。于是“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的“男儿”成了一时的时髦,学剑行侠、赴边出塞成了一时之风气。




武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兴衰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盛唐之后,武文化开始受到压抑,宋朝比较明显。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行伍出身,对唐末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感悟颇深,深知武将拥兵自重之害,于是建立了文官带兵制度。文官带兵,虽然防止了武官拥兵自重,避免了藩镇割据的重演,但是这种制度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了国力,形成了经济大国、军事弱国的状况。虽避武之害,也失武之利。经济发达,武备不昌,没有实现大的统一,为一遗憾。




元朝,出于维护少数民族统治的需要,防止汉人造反,禁止民间习武,压制汉人尚武的精神,此风气延续到明清两代。在缺少国际竞争的背景下,为了维护国内的统治,统治者以文压武,扬文抑武,科举和文官制度高度发达,武为文服务,武为文之用。当时的主流文化或者说官方制度安排是排斥压制武,直到外族入侵,民族危难,救亡图存时才不得不发出最后的吼声。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列强热兵器的打击,虽然一部分中国人习武自卫,但是从整体情况看,中华民族武的精神进一步受到致命性的打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至日本侵华年间,出现的汉奸现象就是武文化衰落的一个表现。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现代中国人民武的精神的两次美好表达,重振了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振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胜利,因为中国人的血脉中流淌着武的精神。对于这种精神不可视而不见,要提炼,要升华,要传承,不仅用来打仗,更要用于人格塑造、企业管理、大国战略、国家建设和人生奋斗。




武文化的强盛总是伴随着王朝的强盛,武文化的衰落也必然导致一个王朝的衰落。一个王朝之所以会衰落,是因为文化的衰落,是因为民族精神衰落了。盛世之武,居安思危。我们要盛世讲武,这个武不同于兵,不同于战。武的境界高于兵,高于战。今天中国的盛世似乎已经距离汉唐不远,与汉唐相比我们缺少什么?汉唐之后,直到今天,缺少一个武字。




鲁迅说,人之所以是奴才,是因为他们自己想当奴才。若个人无奴性,则民族无奴性,则国家无奴性,民主法治才可以实现。鸦片战争后,很多中国人被洋枪洋炮打怕了,也有很多仁人志士武的精神被清政府出卖了,最后,很多中国人骨子缝里自轻自贱,崇洋媚外,武的精神崩溃了。




慈禧太后在懿旨中说“倾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无耻之极。




近年来,出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出国投资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人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中国人必须有武的精神,武的能力,才能减少被侵害。从犯罪心理学方面讲,很多受害者易遭侵害,是因为缺少武的精神,缺少一种“势”和“场”。武的精神,能够让中国人更强大,更安全,更团结。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固有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内核。




三、武文化与大国崛起




从世界历史看,大国崛起必然伴随武文化的勃兴,例如“海上马车夫”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日不落帝国”英国、法国、信奉“牛仔精神”的美国、无不如是。虽然一些国家穷兵黩武,因为滥用武力而自我毁灭,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崛起能够离开武的支持。




即使是和平崛起,也得有足以自卫的实力,足以保护自己劳动成果的武力。大国崛起中,一个鲜明的文化现象就是武文化的复兴,武文化的传播和表达。虽然一些国家会表现得过于激进甚至扭曲,但是武文化的勃兴是必然的,这另一方面也说明正确引导的必要性。




中国目前讲大国战略,文化是短板,是弱项。中国要崛起,要走出去,武文化必然要勃兴。一个国家的崛起不完全在于GDP 总量,譬如 GDP 在多少年内翻了几番。仅有靓丽的经济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核心概念,以此统合民族精神,在国际秩序重建和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话语权。




在武的问题上,正确的方向是尚武非兵。近代以来求强国者谈兵、谈兵器、谈装备的多,谈武、正确认识武的精神的少。强国的前提不是强兵而是强国人之精神,强国人之体魄,武的精神最为重要。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因为他认为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才是第一位的,仅仅治疗身体的疾病是不够的。就像仅有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昂扬向上的武的精神,才能在国际上受到其他民族尊重。和平崛起中武的精神定位,首先是积极奋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创造财富的精神,其次是保护人民,保护财富,保护劳动成果的精神。


四、武以抚近,文以怀远


“武以抚近,文以怀远”,武和文仿佛两个车轮,推动着历史前进,改变着历史的进程。这里的远近既指空间上的远近,又指时间上的远近。从空间上讲,武力可以征服距离自己近的地方,文则可以影响遥远的地方;从时间上讲,武力可以实现短期的征服,文则对这种征服加以巩固,从而实现长远的控制。远近总是辩证的,如果没有武,一个国家会瞬间陷入灾难,多年的奋斗成果和财富积累会瞬间化为乌有。


让我们重温一下中国古代兵书《司马法》中的这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孔子的经世思想要求国家和人民文武兼备,他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要把武的精神融入文之中,又要用文来提升武的境界和能力,只有文与武相结合的文明,才能长久不衰,兴盛发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