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中国武学发展的影响

中医对中国武学发展的影响

26752017-02-02 12:44  95商服网

武术是一种特殊的运动,要提高运动水平,习武者需要对人体有深刻的认识。由于医家对人体有系统的认识,所以医学的发展对武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武术与中医息息相通,互相渗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武学对医学的需求有三个方面:




一是运用中医技术,医治跌打损伤,由此逐步发展出武术伤科。




二是借助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人体知识,探究武术运动的规律。武术运动离不开运动生理学,中国古代的运动生理学知识就蕴含在中医学之中。




三是借助医学知识,丰富武术之技法。




反过来,武术所积累的运动经验和人体知识,也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一个武学高手,在修炼过程中也会对人体有超常的理解和思考。武术修炼,能够检验、实证中医理论,修正、提升中医理论,加深中医对




人体的认知,武术的伤科促进了中医骨科外科的发展。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医武兼备的大师。




一、伟大的中医




一个民族在繁衍的过程中,一个文明在传承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自然灾害、战争、疾病和瘟疫。如果没有发达的医学知识,缺少治疗疾病的必要技术,是无法应对这些意外事件的。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华民族主要靠中医治病疗伤,中医在整个东亚、南亚有广泛的流传和应用。时至今日,中医在一些疑难杂症治疗的神奇效果,实证着中医的科学价值。中医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于世界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一点得到了公认。从科学的角度看,中医发现了经络,创造了经络学说,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价值绝不亚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二、医治创伤




不仅对抗性的搏击会产生创伤,练功不当也会产生运动损伤,战争更会产生大范围严重的人体伤害。因此,武术离不开中医的呵护,跌打损伤,刀伤枪伤,都需要中医的治疗。伤科、骨科对武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三国演义》中就有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毒的生动描写。说的是关羽攻打樊,左臂被射中一枝毒箭。后来请华佗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







隋唐时期,在太医署下专门设立了按摩专科,其中按摩医者有“按摩一人,按摩师四人,掌管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可见当时按摩师负责治疗跌打损伤。




宋代在医学制度上分为九科,外科和伤科并在一起,叫作“疮肿兼折疡科”,刀箭损伤即“金镞开放性损伤”另列一科。在中医学书籍《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计》中,把跌打损伤的治疗方法都汇集在“伤折门”和“金创门”中。元代由于连年征战,产生大量战伤病人,使伤骨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正骨科在医学史上第一次成为独立的专科。




三、民间武术伤科




(一)宋元时期发展出了民间武术伤科宋元是战争频繁的时代,刀箭外伤多发,正如《救伤秘旨》序中所说的“从王事,赴疆场……虽智勇之将,难保无伤,不治则死,得治则生。” 而当时读书人出身的医家大多不重视外伤科,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




一是外伤科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底层的贫苦劳动人民,或者伤兵,从他们身上挣不到钱,因此一般儒医不屑为之;二是治疗外伤的手术手法需要很强的体力,一般读书出身的人难以胜任;三是外科手艺的传承,需要口传亲授,手把手地教,并以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外科书籍很少,仅凭读书很难学会;四是外伤治疗效果好坏,很容易识别,难以滥竽充数;五是具有外伤科技术的大夫,容易被征召随军,所以很多读书人不愿为之。基于上述原因,民间渐渐独立出武术伤科流派。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民间伤科的画面,图中有一处诊所,门前竖的牌子上写着“专门接骨”的字样。




(二)武术伤科大夫多为习武之人




从事外伤科的大夫,多出身于社会地位低下的兵士、武师、卖艺人、工匠,或者道士、和尚,甚至是绿林好汉。在任何一个武术门派和团体中必然会有既习武艺,又兼学治伤的人,师徒相传,形成一个学术流派。中医药学在明代中期以后,外科医术停滞不前,而伤科正骨却依靠武术家之间师徒相传而依然迅速发展。




日本医官二宫彦可在所著的《中国接骨图说》序中讲:“我长崎有杏荫斋先生,其人原武弁,姓吉,原名元栋,字隆仙,达于所谓死活券(拳)法,今隐于方伎,以按跻为业,因其所得券(拳)法,潜心正骨多年,终得其奥妙,合缝接折,其效不可胜纪也。” 可见,传授日本正骨手法的伤科大夫,也是由低级武官转行而来。




武术伤科通过武术家、僧道在师徒相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到了明清时期,武术伤科已颇具特色。当时有民间武术伤科专著传世,这些著作多为手抄本或小册子,自成派系,独具一格。由于习武出身的伤科大夫往往缺乏足够的文化和医学理论知识,属于实干家,不擅长总结临床经验,不善于写作,再加上武术家本身确实存在“以为秘藏”或“据之以温利”等保守思想,确实有很多方法失传。




现代中医骨伤科界,很多大夫与少林伤科有源。例如,曾任第一届武术协会副主席的王子平就是这样。另外,上海施家伤科的施镇昌曾师从少林拳师邓九皋。四川成都体院附属医院前院长郑怀贤,曾跟北平魏金山、孙禄堂习武兼医,1936 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 届奥运会上代表中国作武术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国运动医学会委员。广东何竹林是少林至善禅师高足洪熙官之徒。北京刘道信学艺于少林武师,曾以教武为生。他们继承师传,发扬其特色,为发展中医骨伤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云南白药




武术伤科在辨证施治、应用药物治疗时有两大特点:一是既讲辨穴施治又讲辨症施治;二是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应用的方药少而精,云南白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云南白药,原名“曲焕章万应百宝丹”,1902 年由云南伤科医生曲焕章创制,是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对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有神奇的疗效,被誉为伤科圣药,被视为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据说,新中国成立前,滇军将士都随身携带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的创制过程,颇为神奇。传说有一天,曲焕章上山采药,看见两条蛇正在缠斗。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败退下来。这条气息奄奄的蛇游到一块草地上蠕动了起来。奇迹发生了,不一会儿,蛇身上的伤口变得完好如初。曲焕章认定这草一定有奇效,等到蛇游走后,拿起那草仔细辨认。此后,他综合传统知识和自己平时疗伤止血的经验,创制出了百宝丹。1916 年,曲焕章将药和药方一起交给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检验,合格后颁发了证书,允许公开出售,不久即誉满中外,并且历久不衰,其处方至今仍然是重大的秘密。




(四)武术功法丰富了中医技法




武术功法丰富了中医的治疗技法,例如中医的“一指禅推拿”“拍打疗法”等,就源自于武术功法。武术与中医的结合,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养生功夫按摩、武术伤科、伤科针灸、运动医药、练功疗法、救治偏差、气功疗法等技术。当代著名针灸专家贺普仁先生就是把医学和武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他不仅医道高明,同时还是尹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




四、医学入武




(一)借助中医知识,探究武术运动规律




武学与中医学同属国学的范畴,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中医学是在唯物主义元气论的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点是整体综合观与阴阳辩证观,并提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的观点,认为三者一体,互相依存。武术将传统医学的这些理论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黄帝内经》不仅是医书,也是武学对人体认识的基本教材。另外,武术与中医的骨伤科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武学借助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人体知识,探究武术运动的规律。中医里的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思想,同样贯穿在武学中。中国武术如太极拳、八卦拳,其拳理就是从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中国所有武术都讲究阴阳变化。中国武学侧重于内功修炼,这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分不开的。通常所说的内家拳,往往强调“道、武、医”三者结合,甚至有人称“精拳者必精于道,精道者必精于医”。




(二)借助中医知识,挖掘人体潜能




武学中吸收了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如人体有三宝:精、气、神,上、中、下三丹田观念,心肾交合的思想以及经络学说;还吸收了中医学的治疗养生技术和理念,如导引、吐纳、存思、内丹以及仿生理念。习武者借助医学的人体知识和养生方法,增长功力,挖掘人体运动潜能。通过学习中医学有助于感悟增长内功和拳技的方法,例如,任督二脉的修炼,有助于提升上下方向的劲力,练习带脉功可以增强横劲,等等。东晋名医葛洪对行气之术极为重视,并将其运用于医疗和武术实践中,他说:“以炁禁白刃,则可蹈之不伤,刺之不入。” 这估计是所谓“刀枪不入”的最早记载或者理论阐释。




(三)借助医学知识,丰富武学技法




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在古代导引术的基础上创造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以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这种古代医学仿生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武学,各门派中都有模仿动物而命名的拳式,如形意拳的十二形,太极拳架中的白鹤亮翅,心意六合拳的十大形,南拳的虎鹤双形,更有直接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拳种,如蛇拳、猴拳、狗拳等。







古人直接将中医理论用于指导武术的养生与技击,如中医的点穴、拿脉、解骨及救治偏差术等直接用于武术搏击,发展出了武术中的点穴法。




经络学说虽然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但除了受针灸医师和推拿医师重视外,其他科医生并不重视,而武术界却因点穴技击和内气修炼的需要,十分重视穴道。武术伤科非常重视穴位作用,注意经络理论,而且根据受伤的穴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药。值得注意的是,武术中的穴位名称与针灸上的穴位名称不完全相同,武术对穴位的重视起源于格斗技击,所以武学著作中的穴位损伤更接近于现代的解剖位置伤害。




五、武学和医学著作内容的交叉




一方面,武术著作中有医学内容。武术著作《拳经》,顾名思义,这本书应该是关于拳术的,但事实上该书上册重点介绍了太祖长拳三十二势,下册则分两卷,分别是“拳艺卫生篇”和“拳艺录药方编”,讲的是伤科理论和方药。另外,武术名著《国技大观》中也载有“人身穴道并治法”“伤科秘传药方”等。




另一方面,医学著作中也有武学内容。例如,清代赵竹泉《伤科大成》和郑芝龙《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中都讲,“凡人受向上打伤者为顺气,平拳打伤者为塞气,倒插打伤者为逆气,其症最凶”。a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拳法已经分为上勾拳、平拳和“倒插”。“倒插”就是下砸拳、下栽拳,属于武术技法中的“劫气打”(截气打)。至今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中还有“倒插”招式。




六、以武证医




武术也促进了中医的发展。武术修炼有助于检验、实证中医理论,修正中医理论,提升中医理论,加深中医对人体的认知。武术伤科促进了中医骨科外科的发展。




古代的中医名医通常需要武学功底,需要功夫修炼。首先,中医诊病方法是“望、闻、问、切”,其中,“切”就是通常说的诊脉、号脉。由于脉象差别十分精微,大夫要有很强的感知能力,才能切脉。为了提高感知能力,必须修炼武功。今天的中医,在脉象学上,能够实证的人已经很少了,原因大概就在于今天的中医大夫缺少武学功底,从而缺少灵敏的感知力。







其次,中医需要通过练武来培养体力,尤其是按摩、针灸、骨科大夫。很多武学大师同时也是名医。传说中大侠黄飞鸿即精于医术,开有药店“宝芝林”。20 世纪的心意拳名家胡耀贞先生就是“道、武、医”合一的典型代表,他传习道家“无极针灸”,在为患者扎针过程中灌注自身的“精气神”,其实就是发挥自己的武功优势于行医过程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