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莱阳市 |
分类: |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
网址: |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
工作时间: | 工作日上午 8:30-12:00,工作日下午 14:00-17:30(夏季)、13:30-17:00(冬季) |
电话: | (0535)7212345 |
地址: | 烟台市莱阳市金水路1号 |
莱阳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辖13个镇、5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775个行政村,27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79.5万,面积173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7公里,是著名的“中国梨乡”“中国恐龙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花生油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发源地,先后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绿色名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省现代流通强县、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级文明城市、省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亿元、增长4.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6亿元、可比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外贸进出口增长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
文化底蕴厚重。莱阳是千年古邑,历史悠久。西汉时(公元前164年,距今2187年)设昌阳县,后唐时(公元923年,距今1100年)改昌阳为莱阳。1950年—1958年为莱阳专署机关所在地,是当时的胶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7年撤县设市。莱阳是文化宝地,人杰地灵。曾以繁荣灿烂的地域文化而被誉为“江北第一县”,皇家贡品莱阳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白垩纪恐龙文化资源举世无双,发端于此的螳螂拳闻名全国,特产莱胡参被誉为沙参之王。作为著名的翰墨之乡,蕴育出明代画家崔子忠、清初“一代诗宗”宋琬、近现代书法名家孙墨佛等一大批翰墨名家,明清进士数量冠绝全省,建国后莱阳农学院、莱阳师范、中医药高专、莱阳卫校相继在这里办学,让莱阳文脉延绵、人才辈出。同时,以全真教、娘娘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昌阳古城、“莱阳八景”为代表的名胜古迹文化,以豆面灯碗、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莱阳是革命老区、红色圣地。作为胶东农村革命的发祥地,诞生了胶东农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宋海艇)、烟台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万第镇水口村)、胶东地区第一个县委、第一个中心县委和第一支红色武装,在胶东红色文化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区位优势明显。莱阳自古就有“半岛陆路旱码头”之称,地处胶东半岛的几何中心、轴心位置,蓝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横贯全境,荣潍、龙青、沈海、威青、烟沪等10条高速公路和国省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莱荣高铁及莱阳南站等工程正加快建设,莱阳已融入青岛、烟台、潍坊、威海“一小时经济圈”,是连接烟台、青岛两大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城市和半岛都市群重要战略节点,正加快打造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莱阳基础设施完备,水电供应充足,科教文卫事业蒸蒸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拥有4处地市级以上卫生医疗单位、1所高校、2所大中专院校、58所中小学校。
自然资源富饶。占山、田、河、海之利,境内旌旗山群罗列起伏、巍峨秀美;五龙河水系贯穿全境、通山达海;大理石、膨润土、钾长石、石墨等矿产资源品质优良、储量丰富;现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莱阳河鲤、莱阳芋头、五龙鹅等土特产享誉海内外。莱阳的白垩纪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连续,化石埋藏丰富,种类繁多,拥有全国最罕见的三个著名白垩纪化石生物群——热河生物群、莱阳恐龙动物群、莱阳恐龙蛋化石群,是世界罕见的恐龙、恐龙蛋和恐龙脚印三位一体的化石富集共生地,出土了新中国第一龙——棘鼻青岛龙。
产业门类齐全。立足农业大市、老工业基地等产业基础,聚力做优绿色食品优势产业,做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三大新兴产业,做大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清洁能源三大“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其他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了“1+3+3+X”主导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1家、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69家,纳税过10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3家、过千万元企业25家,龙大美食、昇辉科技、春雪食品等7家企业成功上市(挂牌),培育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6家。
2023年,莱阳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烟台支持莱阳突破发展的重大机遇,聚焦“坚持工业立市、项目兴市、产业强市,锚定全力突破发展,再创莱阳辉煌,早日跻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一方阵,早日迈入全国县域百强‘一个目标’,擦亮中国梨乡、中国恐龙之乡、中国预制菜之乡‘三张名片’,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物流枢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共享幸福城市、现代化高品质城市‘五个城市’”的总体定位,按照强化党建引领“一个根本”,守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一排底线”,抓好项目建设、双招双引、营商环境“三大重点”,实现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丁字湾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和建设管理“四大突破”,实施创新驱动、民生事业提升、基层基础提升、干部队伍建设等“九个三年行动计划”的“11349”总体思路,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唯旗是夺、争创一流,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