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原名沔阳,1986年撤县建市,1994年被列为省直管市,国土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56万,其中城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6万,现辖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市属街道办事处、15个建制镇、2个原种场、1个风景区。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29.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93.5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居全省第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居全省第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居全省第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居全省第1;工业用电量增长13.5%,居全省第3,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仙桃是人文盛地,亚洲体操城。拥有1500多年建制历史,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历史人文荟萃,走出了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辛亥革命元老张难先、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等一批风云人物。这里崇文优教重商,走出了著名农学家杨显东、新中国首位民法学博士王利民、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等一批行业精英翘楚。这里文艺气息浓厚,沔阳雕花剪纸、沔阳花鼓戏、麦秆剪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沔阳三蒸之乡。这里体育之风盛行,走出了李小双、杨威、廖辉等八位奥运及世界冠军,连续四届奥运会获得七枚奥运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世界体坛神话,被誉为亚洲体操之乡。
仙桃是发展宝地,全国百强市。沃野千里的仙桃大地,全域含硒、540平方公里富硒,是一块寸土寸金的黑土地和“硒”望无限的金土地,先后荣获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中国黄鳝之都等十多张“国字号”名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试点。初步形成了非织造布、食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及现代服务业等“7+1”主导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黄鳝繁养基地。厚实的产业基础、叠加的名片优势,让仙桃一直处于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2017年以来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2022年位居全国第65位、全省首位。
仙桃是投资洼地,武汉卫星城。毗邻武汉,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是武汉都市圈重要成员之一。汉宜高铁、货运铁路、武仙城铁三条铁路贯通东西、横架南北,汉宜、随岳、武汉环线三条高速穿境而过、联通内外,8大高速公路出口分布城乡,半小时内可与京港澳高速连接,距武汉市中心、武汉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只有1小时车程。仙桃海关、仙桃B保、仙桃机场、汉江仙桃港等区域开放平台布点仙桃、辐射周边,“公铁水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快形成。2021年,仙桃位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市第13位、全省首位。
仙桃是开放高地,台商集聚区。率先开放的大门面向全国、拥抱世界,天南地北的企业抢滩仙桃、扎堆发展,是全省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2021年入选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坚持把对台招商作为扩大开放的主攻方向,把支持台企壮大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康舒科技、健鼎电子、旺旺食品、富士和机械等66家实力台企相继落户,台资企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超过20%,仙桃已成为湖北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台商台企集聚区,被国台办授予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服务示范基地”。
仙桃是生态福地,梦里水乡园。万里长江和三千里汉水交汇冲积,形成了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孕育了河湖密布的仙桃胜境。百里排湖风光旖旎,沙湖湿地生态秀美,滚滚汉江水奔腾不息,淼淼东荆河蜿蜒流淌,沔阳小镇、梦里水乡、荆楚云天海世界、京久庄园、百万花海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业迎宾。“四美”共建、“四水”共治全域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共识,全域旅游风光无限、水乡神韵魅力十足,成为人人向往的梦里水乡。2022年7月,第三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在我市举办,极大提升了仙桃知名度。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仙桃锚定“挺进五十强、创成文明城”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打武汉牌走昆山路,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奋力开启仙桃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