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睢阳区 |
分类: |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
网址: |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
工作时间: | (工作日):夏季 8:00-12:00,15:00-18:00; 冬季 8:00-12:00,14:30-17:30 ; |
电话: | (0370)3278511 |
地址: | 商丘市睢阳区雪苑路1号 |
睢阳区地处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是商丘市的主城区,市委、市政府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商丘市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全区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万亩,总人口97万人,城镇化率49.7%,辖6个街道办事处、13个乡镇。
睢阳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火文化之乡”“中国商文化之乡”“中国微子文化之乡”。三皇之首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新纪元。颛顼、帝喾、商汤、微子等先后在此建都。这里被誉为“华商之都”,华商始祖王亥在这里服牛驯马发展生产、以物易物,开创了华夏贸易的先河。这里被誉为“三商之源”,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
睢阳文化厚重。境内的商丘古城,历为名都大邑,商都南亳,启封宋国,秦建睢阳,汉筑梁园,宋为陪都,拥有5000年不断代的文明史,是一座建制齐全、沿革连续、文脉相承、底蕴丰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存的商丘古城建成于公元1511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古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保存完好,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的大型古城池,堪称中国古城的典范之作。境内还有世界最早的天文台阏伯台,纪念大唐忠烈的张巡祠,名列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故居壮悔堂等著名景点。
睢阳交通便捷。这里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国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之一的商丘市的中心城区。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连霍高速和京广高速、105国道和310 国道,商周、商亳、商荷等呈“米”型交会。郑徐高铁和商合杭高铁建成通车,雄商高铁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未来这里将成为河南省第二个高铁、普铁“双十字”交通枢纽,为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展枢纽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睢阳资源丰富。这里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形成优质西瓜、无公害蔬菜、绿色芦笋、脱毒土豆等特色产业集群,有15种农产品通过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大型畜牧企业62家,高标准良田63万亩,林地面积25.6万亩,境内大小河流53条,有效灌溉面积90多万亩。
睢阳载体完备。坚持把载体建设和服务配套体系建设作为开放招商、产业集聚的基础,规划实施了1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17平方公里的食品产业园区。这里被评为“中国针织服装名城”“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省知名纺织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园示范区”“河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新型材料、生态食品为主导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
睢阳宜居宜游。这里气候条件四季分明,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殷商文化得到深入挖掘展示,“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正擦亮叫响,商丘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展示工作有力有效推进。这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提名城市,境内名胜古迹100多处,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商丘古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成效明显,呈现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