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南桐镇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网)
基本概况。南桐镇位于万盛经开区西部,地处渝黔复线、重庆三环高速和三万南铁路的重要节点,是万盛主城门户,距万盛行政中心4公里,距重庆主城6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4.4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10个行政村...
机构信息
地区: 綦江区
分类: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网址: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工作时间: 9:00—12:00;14:00—17:30(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话: 023—48302063
地址: 重庆市綦江区南桐镇动力村788号 邮    编:400800
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南桐镇位于万盛经开区西部,地处渝黔复线、重庆三环高速和三万南铁路的重要节点,是万盛主城门户,距万盛行政中心4公里,距重庆主城6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4.4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1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3万人。


南桐镇由原南桐乡和南桐街道办事处合并组建而成,因辖区内的南桐煤矿而得名。1949年前属两省(四川省、贵州省)三县(南川县、桐梓县、綦江区)的交界处,隶属贵州省桐梓县羊磴区管辖。1949年11月,境内解放,建立桃子乡人民政府。1955年8月,建立四川省重庆市南桐矿区,桃子乡划入南桐矿区。1958年9月,撤销桃子乡,组建万盛人民公社。1960年,从万盛人民公社分出,建立南桐人民公社。1983年9月,改公社建制为乡镇建制,建立南桐乡人民政府。1992年,撤乡建镇,与南桐街道合并组建为南桐镇。


境内自然文化遗产及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二郎山公园、幸福广场、樱花温泉、白沙天然溶洞、洗布河、金鸡沟等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还有金兰坝东汉岩墓群、峁老山宋代石室墓以及温塘戴家沟清代铸钱遗址等一批文物保护点。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采掘历史悠久,1938年南桐煤矿就开始采煤,有“抗战煤都”之美称,是重庆重要的能源基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大背景下,南桐镇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如今已初步构建起以“煤炭采选、机械加工、建筑建材、医药化工”等四大支柱为主的产业集群,成功实现“由地下向地上”的转移,正在着力以“工业强镇、城建靓镇、旅游兴镇、生态美镇、民生安镇”为抓手,将南桐打造为产城旅融合发展的万盛主城门户。


令人振奋的是——我们打赢了一场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镇上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2020年顺利通过市级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及“国检”大考,“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任务全面落实,全镇170户539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9%降为0。整合资金660万元,推动实施脱贫攻坚项目47个,全覆盖惠及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2020年,全镇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13900元,较2015年增加8300元。脱贫成果全面巩固,岩门村村委会被评为“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令人难忘的是——我们打胜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镇上下不退缩、不畏惧,共同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重点防控期间,整合镇机关及村(社区)工作力量1000余人,有序保障疫情防控重点任务落实和社会大局稳定。常态化防控期间,积极落实企业帮扶政策,主动解决企业困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联防联控机制,累计排查2.7万户8.67万人次;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镇18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剂分别完成2.87万人、2.62万人,完成率达111.46%、106.99%,第三针剂及3至11岁儿童疫苗接种有序开展。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打好了一场转型发展突击战。作为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工业重镇,面对转型压力,我们全力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大力推动落后产能淘汰,有序关闭南桐煤矿、新田湾煤矿、南桐电厂、方盛电厂、南桐洗选厂等涉煤电产业。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功引进远通能源、云轨智能装备等重点企业36家,发展重庆高科幕墙、旭精金属结构、汇航铝加工等“四上”企业11家,初步构建起以新型材料、机械加工、建筑建材、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


令人鼓舞的是——我们打响了一场融合发展大会战。积极争取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出台《关于加快南桐区域产城景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綦江—万盛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万盛经开委办发〔2021〕9号),全方位推进产城共进、产景共促、城景交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等城市经济新业态,助推博奥镁铝、南桐特水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提升。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策划实施各类项目11个,王家坝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我们聚焦经济发展,增强了南桐动力。2021年末,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2亿元,年均增长7%;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工业总产值保持年均6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4亿元,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32.6亿元。镇域内重点项目总投资131亿元,渝黔高速扩能项目南桐段、石桥加油加气合建站等144个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全镇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3.8:57.2:39,增速分别达2.62%、6.8%、13.5%,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支撑、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类型齐备,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立足生活宜居,彰显了南桐魅力。稳步扩大城市承载能力,完成南桐大道征地203.7亩、房屋拆迁118户、安置人员692人。切实提升城市居住条件,累计签订棚改协议152户,完成老旧房屋拆除126户,兑现补偿资金8200余万元。有效整治“三供一业”移交房屋64栋,顺利完成1189户2048套采沉优惠购房分房工作。新增城市小型公共停车场3个、增划停车位478个,增设南桐大道后湾路公交港湾,建成南桐大道后湾公厕、南桐花园垃圾中转站、全民健身中心、五人制笼式足球场、二郎峡至八〇一亲水步道等综合配套设施。投资400余万元推动实施二郎山公园绿化升级、城区居住小区补植补绿、207省道沿线绿化等工程。


我们聚力乡村振兴,扮靓了南桐底色。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四好农村路”90公里,农村水泥公路基本实现“社社通”,“一元公交”村级全覆盖;安装天然气管道120公里,实现天然气“村村通”,全镇2500余户村民用上清洁能源;新建农村公厕18个,完成卫生厕所改造2100余户。全力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新增退耕还林及森林抚育面积1.5万亩;严格落实河长制要求,完成刘家河、洗布河等河道整治13公里;积极创建“生态示范村”“绿色合作社”“美丽庭院”,王家坝村、金龙村成功打造为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我们倾心民生福祉,收获了南桐幸福。累计实现新增就业5200人、创业1230人,帮助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分流职工实现就业66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0.89万人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15.62万人次,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有序推进片区、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站9个,南桐卫生院成功创建甲级乡镇卫生院。实现农家(社区)书屋全覆盖,成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00余场次。


我们深耕基层治理,守护了南桐安稳。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社会治安氛围,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8%以上。积极主动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群众来信来访及网上投诉办结率达99%,矛盾纠纷化解率达88.7%,镇综治委于2018年荣记集体三等功。针对重要时段,根据重点任务,分工协作全覆盖排查安全生产风险点,研究制定安全风险清单,有力落实管控措施,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全镇连续五年实现统计口径内“零死亡”目标。


我们加强自身建设,展现了南桐作为。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新成效促进政务水平新提升。不断加强政府法制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规范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事项,提升公开质量和水平。坚决整治“四风”,狠抓廉洁从政,持续高压反腐,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抢抓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支持南桐加快产城景融合发展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按期完成南桐大道杆线迁改,配合推进重庆发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塔基建设,成功引进圣能石化等总部经济企业13家,预计完成工业企业升规7家,限上商贸企业入统5家。202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67万元,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0万元,限上批发业销售额6.95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630万元,限上餐饮业营业额3900万元,限上住宿业营业额295万元,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29959元,同比增长10%、40%、38%、20%、35%、30%、10%。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坚持以项目储备积累城市发展潜力,针对永桐新城和国际陆港储备重大项目42个,全面清理规划范围内8个村46个合作社用地情况,有序开展控违拆违工作。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启动实施八〇一三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展市政设施排危整治,常态化开展人行步道、污水管网等修复维护。积极推进市政执法力量整合优化,开展“马路办公”130次,整改问题350件次,市容环境整治成效初显。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验收。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整合资金197.6万元,推动实施扶贫项目10个;全覆盖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4万元;扶持打造定青茶叶、石桥草莓、岩门蜜柚、金龙清水鱼等特色农业品牌。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按期建成“温营”公路;持续优化农村环境,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抓好生态保护,按期完成全兴煤矿等17个工矿废弃地复垦市级验收,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管护天然林4.2万余亩,投入资金70万元强化刘家河水源地保护。


——社会保障成效更足。组织500余人参加就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5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28人,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参保3.06万人。加强民政救助工作,切实帮扶特困、临困、高龄、优抚、残疾人等群体。关心关怀军人军属,落实优抚优待政策。全民健身中心、五人制笼式足球场等文体设施免费开放。常态化做好二郎山城市体育公园管理维护,组织文化培训、文艺演出、送文化下乡、青少年公益活动200余场次。
——风险防范有力到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全镇刑事案件、“八类”案件、可防性案件数量连续下降,群众安全感指数持续保持全区前列。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网上投诉232件次,办结率达97.8%;召开矛盾排查处置会22次,化解矛盾纠纷15件;完成国家信访局交办“治重化积”案件3件,市信访办交办“清仓见底”案件10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持续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一、主要职责

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9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15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之规定,南桐镇全面负责辖区内党务、人大、行政等各项事务,承办区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和上级有关部门依法授权、委托办理的其他事项。

二、下设综合办事机构:

(一)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法制、编制、武装、人防、人事以及综合协调、文秘、保密、档案管理等职责。

(二)党群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层党的建设、纪检、宣传、统战、民宗侨台以及群团工作。

(三)人大办公室。主要负责承办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镇人大主席团会议,落实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决议决定;负责辖区人大代表履职活动的服务工作,负责联系服务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接待人大代表和群众来信来访、处理镇人大日常工作等职责。

(四)经济发展办公室(挂统计办公室、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负责经济发展规划、农村经营管理、经济社会统计、扶贫开发、招商投资、科技工作等职责。

(五)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卫生健康办公室牌子)。主要负责民政、教育、卫生、计生、老龄工作、文化、体育、社会救助、残疾人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职责。

(六)平安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信访稳定、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和处理邪教等职责。

(七)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公室。主要负责村镇规划、村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农村环境整治等职责。

(八)财政办公室。主要负责财政收支、预决算、总会计、惠农资金兑付、财政资金监督检查、绩效评价、村级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职责。

(九)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协助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负责救灾抢险、水旱灾害防治、防火、震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职责。

(十)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主要负责集中行使依法授权或委托的农林水利、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民政管理等领域的行政执法权;配合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的区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镇纪委、武装部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按章程设置,具体工作由党群工作办公室明确1—2名群团综合岗位承担。

三、下设事业单位:

(一)农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水产等行业管理服务;负责扶贫开发具体事务性、服务性工作;负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检疫检查、农业统计、农资市场管理、农业项目申报和实施、农业经济信息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等职责。

(二)文化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宣传、文化、教育、体育、广播电视、科技培训、关心下一代工作等方面服务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内意识形态、舆情监控和精神文明工作;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艺活动、文化宣传、群众性体育及全民健身活动,管理群众文化队伍、业余创作团体、业余文艺创作组织,委托管理文化市场,指导村社文化室业务,收集、整理、保护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等职责。

(三)退役军人服务站。主要负责做好退役军人关系转接、联络接待、困难帮扶、信息采集、情况反映、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和“八一”、春节等节日以及重大变故走访慰问等具体事务,搭建政策咨询、帮扶援助、沟通联系、学习交流等活动场所。

(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主要负责劳动和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前的指导、介绍、培训、技能鉴定、登记、办证以及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相关服务等职责。

(五)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与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实行统筹运行的机制,主要负责协助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集中行使依法授权或委托的行政执法权,配合区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六)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协助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并抓好贯彻落实;协助规范辖区内各类建设、办理相关建设手续;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维护;负责征地拆迁具体事务性工作;负责物业管理服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职责。

(七)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协助编制全镇产业发展规划并抓好贯彻落实;负责经济发展重点项目的策划包装、政策咨询和宣传推广;负责镇村两级项目招投标和项目管理、验收;负责招商引资、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工作服务等职责。

四、领导信息
陈小辉党委书记
冯永明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建飞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陈德明党委副书记(挂职)
王四维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邓 聪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
简云强副镇长
陈建军党委统战委员、政法委员
刘 波党委委员(挂职)、派出所所长
刘兴杰副镇长
沈庭建党委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兼)
万 嘉党委宣传委员
梁建梅副镇长

机构地图
办事大厅
重庆市网上办事大厅入口

重庆市网上办事大厅入口

(查看详细信息)
办事机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