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海南 |
分类: |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
网址: |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09:00—12:00;13:30—17:30; |
电话: | 0898-67488449 |
地址: | 海南省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政务中心 |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5月,2006年3月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是海南省二十五个重点园区之一,为海南省唯一有较齐全产业体系的开发区。
一、园区区位
老城经济开发区位于澄迈县老城镇,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区北依琼州海峡,西临北部湾,东接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南临金马物流园。距省会城市海口市中心20公里,距美兰国际机场42公里;区内有粤海铁路海口南站、铁路物流配送中心、东环高铁和西环高铁穿过开发区,并设有西环高铁老城站;外海岸线16.5公里,区内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马村口岸,已开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区内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海口南海大道、海口西海岸景观大道西延线以及海口绕城高速公路均在区内交汇,区位独特,交通便利。
二、运行机制及机构设置情况
老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为县委、县政府正处级派出机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工作机制,受澄迈县委、县政府委托,依法行使开发区范围内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行政事务管理等政府职能。
根据琼编办〔2011〕30号文件精神,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原核定财政预算管理事业编制110名。2015年12月,县编委会下发澄编〔2015〕73号文件,开发区编制调整为88名,其中:工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1名兼任管委会主任,1名兼任纪委书记);管委会主任1名(由1名工委副书记兼任),副主任3名;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各1名。内设党政办、纪检监察室、社会事务局、经济发展局、财政局、招商局、项目投资服务中心、效能办、环保局、规建局、城管局、安监局、组织人事局、软件园协调办14个正科级职能机构。
三、经济发展
2020年,开发实现生产总值(GDP)122.76亿元,同比增长5%,比全县高0.2个百分点,总产值占全县的比重35.5%。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81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实现增加值50.94亿元,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5亿元,同比增长18.2%。
四、产业发展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坚持不懈抓产业发展,引进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吸引了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国华能、中国电子、中国有色、中国华电、中国航空工业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形成了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成为海南省唯一有较齐全产业体系的开发区。一是现代服务业。主要利用马村港区临港物流、金马物流中心仓储物流的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区内马村港是国家25个中心枢纽港之一,其中现有骨干企业有:港航控股马村港、新兴港、国盛油库、中海油码头等。下一阶段,开发区以认真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推进南海(澄迈)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建设为主要抓手,以中海油服基地、新加坡莱佛士等项目为基础,推动形成集合港口码头、港口服务、港口物流、跨境电商、油气仓储、油气勘探技术服务及油气勘探后勤保障等临港产业集聚效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新型建材与新材料业。开发区建材产业主要以水泥混凝土及环保砖制造为主,代表企业华盛天涯水泥核心产品“天涯”牌高等级水泥和熟料被批准为免检产品,长期、广泛应用于岛内重点建设项目与标志性工程。开发区新材料产业产品类别跨度较大,主要涉及无纺非织造材料、高端玻璃、乳胶丝等产品,有中航特玻、欣龙控股、海垦经纬乳胶丝等代表性企业。三是农副产品与食品饮料加工业。开发区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主要以饲料加工、水产品加工、饮料加工为主。其中水产品代表企业翔泰渔业、通威水产引进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加工优质的水产品远销欧美、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年出口额占海南省水产品出口份额的一半以上,逐步形成海南省渔业加工出口基地。此外,开发区依托康师傅、椰树、怡宝、统一等知名企业形成了饮料行业的产业集聚。四是电力与新能源业。开发区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华能马村电厂为龙头企业,以海口中电新能源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海南澄迈神州车用沼气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五是油气化工业。主要有以富山油气、上海家化、正业中农等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业。油气化工主要以油气炼化及化学制品为主,代表企业富山油气主要依托南海周边凝析油和琼北地区的陆地凝析油为加工原料,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燃料油、芳烃、液化石油气等化工产品。油气化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大部分为高新技术企业,例如区内海南正业中农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千强企业。
五、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开发区围绕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以产业为支撑,宜业宜居的滨海城市目标,积极推动完善城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宜居指数。一是医疗配套建设方面。现已建成3家卫生院,5家私人诊所,31家农村卫生室,1家综合门诊,引进社会投资建设的颐仁三甲医院已正式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极大地满足园区人才落户发展的医疗需求。二是教育配套建设方面。开发区现已由政府投资建成海南省高级技师学院、老城中学(原)、老城中心小学;引进红黄蓝教育集团投资1.3亿元建成海南生态软件园红黄蓝国际幼儿园;推动软件园与北京十一学校合作,总投资18亿元的ishcool微城未来学校已正式开学;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目前已正式开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与福隆集团合作,投资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澄迈外国语学校已于2020年9月正式开学,园区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了极大优化。三是商业服务配套方面。已建成42万㎡生活服务设施,四季康城、绿生花园等集餐饮、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一批大型综合性服务小区已先后建成;万达影院、瑞今超市、洪都超市、骏群超市、多美丽和亨美乐等多家知名服务连锁企业先后进驻;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美仑第三时间”热带风情商业街、绿生步行街建成使用;集生态、休闲、美食文化为一体的盈滨半岛内海湾生态修复工程已正式启动建设,开发区的人气和商业氛围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四是交通配套方面。区内有粤海铁路海口南站、铁路物流配送中心、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马村口岸;东环高铁和西环高铁穿过开发区,并设有西环高铁老城站,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海口南海大道、海口西海岸景观大道西延线、海口绕城高速公路均在区内交汇;开发区累计建成“五纵八横”主要干道总长130公里,完成工业大道、快速干道等主干道改造工程,盈滨海湾大桥建成通车;园区每天有免费的66班员工通勤车往返海口和软件园,57、59等多路公交车也往返海口和开发区,交通出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五是文体设施配套方面。规划文化及体育设施用地48.83公顷,美伦河、澄江两岸带状公园、中信国安足球训练基地、沃克公园等项目相继建成,园区文体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六是产业住宅配套方面。由开发区投资平台发展公司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一期共7栋938套住房已完工,并已基本完成配租工作,二期3、5号楼2栋400套已完工,也已基本完成配租工作,另外2、4号楼2栋400套住房正在建设当中,并配套建成老城农产品批发市场。海南生态软件园为入园企业员工提供公租房,租金享受政府补贴,价格优惠。公租房内家具配齐、拎包入住。有一房、二房、三房可供选择。
六、政府服务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开发区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2001年4月,在全省率先成立项目投资服务中心,实行“一条红地毯铺路、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支笔审批”制度;首创“马上办”服务机制,推行服务承诺制、项目跟踪责任制、服务限时制、首问负责制和社会治安保障制等“五个服务制度”;成立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由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通过“绿色通道”服务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主任窗口办公制、审批部门领导窗口轮班制、联审制,对一些紧急和重大项目业务审批启动“马上办”机制,实行业务联审,实现从“串联”审批转变为“并联”审批。进一步精减办证证明材料,减少企业办证时间和成本。大力推行“一张网审批”和“不见面审批”,初步实现“最多只跑一次”的便民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特别是在“多规合一”下,2015年8月,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实施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制定“两书一制度”⠼/span>(《澄迈县企业、项目依法依规投资经营承诺书》、《澄迈县行政审批人员廉政审批保证书》和《澄迈县行政审批人员免追责准入清单制度》),实施“规划代立项”和“承诺制”,社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缩短到30个工作日和48个工作日。设立企业服务超市,提供一站式服务,入驻型企业实现“零审批”,最快半天完成企业设立手续并领取公章。同时探索优化机构设置,协调老城国税分局和老城地税分局入驻软件园办公,为园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涉税服务。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得到中央深改办的充分肯定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点赞报道。此后,开发区认真总结和借鉴海南生态软件园“极简审批”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极简审批”改革工作的深化和推广,开发区制定了《澄迈县进一步深化海南生态软件园“极简审批”改革实施方案》、《澄迈县推广“极简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扩大实施范围到整个老城开发区,将“六个试行”细化拓展为“十个推行”,探索实施“一区多园”、“同批同建”等新举措,优化审批流程,审批提速90%以上。政府职能实现向制定规划、政策、标准、事中事后监管和高效优质服务转变。
未来,开发区将围绕现有的产业优势及资源优势,利用港口优势,积极探索以原产地规则发展保税加工产业,加速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开发区将突出自贸港政策导向,围绕包括现代物流业、智能制造、以油服产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抓好招商工作的谋划和实施,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领导信息
莫仲敏(开发区工委书记、县委副书记)
李军(开发区工委委员、副书记)
王上明(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王淞(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曾海燕(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廖洪江(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总经济师)
朱学友(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