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服务分类
嫩江镇地处嫩江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市境西北部。西部、北部以嫩江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的莫旗隔江相望,南与前进镇接壤,东与长福镇毗邻),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5个社区(含7个城中村)、5个行政村、12个自然屯,城乡总户数90074户,总人口184355人。辖区内耕地总面积9万亩。全镇共有社区党委13个、社区党总支2个,党支部58个,党员1875人。共有在职机关事业干部110人,社区工作者237人。三年内镇及各社区、村获得70余项国家及省市各级荣誉,比较突出的有2023年兴农社区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23年繁华社区荣获全省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称号、2023年嫩江镇妇联荣获“黑河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等。
嫩江镇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强镇、民生惠镇、法治稳镇、党建塑镇”目标,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发展聚集链、现代农业提质、改革创新突破、民生供给普惠、全域治理提升“五大行动”,担当作为、创新实干,着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镇总耕地面积90008.17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70000亩,畜牧林业发展持续向好。全镇共有规模养猪场2个,散户42户,生猪存栏6200头;养殖牛散户46户,存栏1192头;养殖羊散户33户,存栏3072只;养殖大鹅合作社1个,第一批出栏7200只,第二批存栏5000只。立足镇情实际,聚焦三产融合,重点培育壮大立村立镇特色主导产业。招商引资蓄势增能。结合我镇区位优势,对温室项目进行多地考察及调研,建成新合村设施农业项目樱桃采摘园,总建筑面积为7375平方米;建成白红草莓种苗繁育及反季节鲜果冬暖大棚设施(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7584平方米。贵州宇欣琪粮油商贸有限公司大豆深加工项目、嫩江市风能同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塔筒制造项目已签约入统,对壮大村集体收入及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一、机构职能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本级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和命令,承担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基层政权,推动城市建设、?强化社区建设、保障应急管理,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具体职责为:
(一)促进经济发展。制定实施本镇经济发展规划,推进全镇经济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增进城市居民民生福祉。
(二)加强社会管理。制定实施本镇社会发展规划,负责管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村级建设、道路建设、交通秩序等行政执法和管理工作,依法指导和帮助社会民间组织健康发展,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市场监管等工作,加强对上级部门派驻机构的协调和监督,强化镇村财政、村居财务和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建立防灾减灾等区域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机制。
(三)搞好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
(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协调平安建设工作,强化信访、调解工作,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抓好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保障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五)巩固基层政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强化镇人大对镇政府的监督,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社区、村党组织的领导和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指导,扩大和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内设机构
(一)综合办公室。负责党委、政府各项事务的综合协调。根据党委、政府意见组织起草文字综合材料、发布政务文件及其他政务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后勤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工作;负责救灾救济等民政工作;负责安全生产、镇村建设领域相关工作;负责联系人大、武装工作;负责财政相关工作;其他党政综合协调相关工作。
(二)党建办公室。负责本镇、村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做好社区、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查研究,并适时提出工作意见;指导协调社区、村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做好各级党代表的推选工作及换届选举工作;做好党员的发展、培训、管理等工作;做好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教育、廉政建设、纪律检查等工作;做好党建理论知识学习传播、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等工作;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其他党建相关工作。
(三)综合执法办公室。承担上级政府委托或授权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等;建立健全并执行统一指挥协调执法的工作机制,与市级有关行政执法主管部门进行工作沟通,统筹协调上级派驻执法机构开展联合执法等工作;参与对上级派驻执法机构的工作考核;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其他综合执法相关工作。
(四)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流程;做好政务服务的组织实施工作;组织协调本镇所属单位和市直部门派出机构依法办理进入便民服务大厅的服务事项;制定中心及大厅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其他综合便民服务相关工作。负责宣传贯彻退役军人有关政策法规,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落实;做好退役军人关系转接、权益维护、建档立卡、优待证申领及发放;积极培树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服务社会的先进典型;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基本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建立退役军人联系制度,掌握退役军人政策落实,主要诉求,帮扶解困等方面情况;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帮扶解困、化解矛盾和思想教育工作;搭建政策咨询、沟通联系、学习交流等活动平台;加强日常报告和应急反馈;其他退役军人服务相关工作。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维稳和综治方针政策;负责开展维稳和综治宣传,预防群体事件发生;承接和协助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措施,组织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工作。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依托基本网格单元开展各类服务工作;其他网格化服务相关工作。
(六)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做好本镇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招商引资等工作;做好扶贫开发及扶贫产业项目服务等工作;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农村建设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工作;负责各类经济组织发展的规划和组织实施;负责做好经济发展中的各项管理和服务性工作;负责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工作;做好农村涉农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工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做好农田水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林业等相关工作;指导农业生产,提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意见和措施;其他镇村振兴发展服务相关工作。
(七)综合文化站。组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镇村特色文化发展;指导村文化室、俱乐部和农民文化户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负责旅游资源调查、设计开发和相关服务工作;其他综合文化相关工作。
(八)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党务政策咨询服务;承办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帮助流动党员落实党组织等业务;提供党员活动场所;提供党员志愿互助服务;开展党代表联络工作;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服务工作;其他党群服务相关工作。
三、单位领导
刘昌先 镇党委书记
李照辉 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孙世隆 镇人大主席
万玉清 镇党委副书记
李 林 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
李北臣 镇政府副镇长
崔 璨 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孙 超 镇党委委员、纪检书记
杨 峰 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
杨 柏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林 晶 镇人大副主席
江志贤 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咨询电话:0456-7512346
办公地址: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嫩江大酒店北(北门大街东)
官方网址:点击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工作时间:夏季: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30(法定节假日除外) 冬季: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3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