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分类列表发布信息

没有找到信息。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0点评, 0留言, 18678浏览
详细介绍: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之一,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该标准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我国在90年代将ISO9000系列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随后,各行业也将ISO9000系列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


ISO9000认证


ISO9000认证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在1987年提出的概念,延伸自旧有BS5750 质量标准,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组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9000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该组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非政府间国际标准化机构,成立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有关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贸易的交流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以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ISO组织制定的各项国际标准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该组织的100多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质量保证标准,诞生于美国军品使用的军标。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防部吸取二次世界大战中军品质量优劣的经验和教训,决定在军火和军需品订货中实行质量保证,即供方在生产所订购的货品中,不但要按需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保证产品实物质量,而且要按订货时提出的且已订入合同中的质量保证条款要求去控制质量,并在提交货品时提交控制质量的证实文件。这种办法促使承包商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78年以后,质量保证标准被引用到民品订货中来,英国制订了一套质量保证标准,即BS5750。随后欧美很多国家,为了适应供需双方实行质量保证标准并对质量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多年质量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相继制订了各自的质量管理标准和实施细则。


ISO/TC176技术委员会是ISO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往来中民品订货采用质量保证作法的需要而成立的,该技术委员会在总结和参照世界有关国家标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协商,于1987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该标准的诞生是世界范围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新纪元,对推动世界各国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供需双方的质量保证,促进国际贸易交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ISO认证特点


标准特点


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和标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服务业在世界经济的比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ISO/TC176分别于1994年、2000年对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进行了两次全面的修订。由于该标准吸收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采用PDCA循环的质量哲学思想,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双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所以,标准一经问世,立即得到世界各国普遍欢迎,到目前为止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直接采用或等同转为相应国家标准,有50多个国家建立质量体系认证/注册机构,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贯标和认证“热”。全球已有几十万家工厂企业、政府机构、服务组织及其它各类组织导入ISO9000并获得第三方认证,在中国截至2004年底已有超过13万家单位通过ISO 9000认证。 ISO组织最新颁布的ISO9000:2000系列标准,现在最新标准为2008年执行标准,有四个核心标准:


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4:2008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其中《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认证机构审核的依据标准,也是想进行认证的企业需要满足的标准。




认证的好处


公司通过取得ISO9001认证能带来如下的益处:


-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明确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和理解顾客的要求,确定顾客要求,通过体系中各个过程的运作满足顾客要求甚至超越顾客要求,并通过顾客满意的测量来获取顾客满意程序的感受,以不断提高公司在顾客心中的地位,增强顾客的信心;


- 明确要求公司最高管理层直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从公司层面制定质量方针和各层次质量目标,最高管理层通过及时获取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判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直接参与定期的管理评审掌握整个质量体系的整体状况,并及时对于体系不足之处采取措施,从公司层面保证资源的充分性;


- 明确各职能和层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关系,并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明确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以确保他们是胜任的,通过全员参与到整个质量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持活动中,以保证公司各环节的顺利运作;


- 明确控制可能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各个环节,对于产生的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处置,并通过制度化的数据分析,寻找产生不合格产品的根本原因,通过纠正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或再次发生,从而不断降低公司发生的不良质量成本,并通过其他持续改进的活动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从而实现公司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利润的不断增长;


- 通过单一的第三方注册审核代替累赘的第二方工厂审查,第三方专业的审核可以更深层次地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的监督审核来督促公司的人员按照公司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来开展工作;


- 获得质量体系认证是取得客户配套资格和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也是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很重要的依据。




适用范围


ISO 90012008标准为企业申请认证的依据标准,在标准的适用范围中明确本标准是适用于各行各业,且不限制企业的规模大小。国际上通过认证的企业涉及到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




申请认证条件


组织申请认证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独立的法人授权的组织;


(2) 按照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3) 已经按照文件化的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并在进行认证审核前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了至少一次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iso9000:2008体系里有22个标准和3个指导性文件,从87年到目前为止ISO9000体系一直都在增加标准,最新的标准是2008年版本,整体条文并未改变,细节有所加强




ISO精髓


质量是由人去控制的,只要是人,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那么如何预防犯错、少犯错、或者尽量不给你犯错的机会,这就是ISO9000族标准的精髓。预防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改进活动。它是自发的、主动的、先进的。可以说:组织采取预防措施的能力是管理实力的表现。有些组织五年十年审核下来,没有一张预防措施记录单。


当然,ISO9000族标准是站在顾客角度看问题的,顾客希望企业有预防问题发生的能力,所以这是顾客选择供方的一个考虑因素。


标准要求组织建立文件化的预防措施程序,很多组织将这个程序和纠正措施程序合并在一起写,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这不违反标准要求。


采取预防措施,是一种决策。决策需要数据分析,需要有证据来源。这些数据可以有:


1)过程控制的统计,生产报表、质量报表;


2)制造商推荐的机器设备使用要求,如允许范围、使用年限;


3)监视计算机服务器容量的使用;


4)机器负荷的监视;


5)员工的迟到率、缺勤率和流失率;


6)服务调查;


7)市场调查、顾客订货量;


8)供方业绩表现等。


如果数据分析的结果是趋向于将发生问题/事故,那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应该是相关责任岗位的本能反应,比如说:


1)策划和实施设备维修;


2)警报、指示和派员督导;


3)防错技术(也称为“防呆”)、设备改造、防护器材等。


组织管理者,为预防措施提供资源,是一种保证。采取预防措施的积极性,是一种企业文化的表现,而企业文化,是由最高管理者慢慢教化培养出来的。


组织应该建立机制,奖励采取预防措施的行为,深度地解决发现的问题:


在ISO9001认证审核的实践中,经常发现有许多客户能自我发现一些问题,如内审、考核、检查、退换货、投诉等,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这些措施有许多是走过场的,就事论事,仅仅纠正了不合格。事后,经常有重复发生的实例。如注塑件的表面油污问题。ISO9001标准第8.5.2条款,对纠正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发现了问题,不但要改进,而且还要有效地改进。投入了资源想解决问题,就应该把它解决地彻底一些。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在于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


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那些问题,通常是对组织是有影响的,当然,这里面有个影响大小的问题。由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原因,通常需要时间,所以,组织应该先采取有力措施,先控制或消除不合格产品/服务本身。这叫“纠正”。


组织应该为采取纠正措施设立一个目标(处理到什么程度),最好有时间表。标准要求记录纠正措施的展开、跟踪、结果和验收。对纠正措施的管理应该形成文件制度。组织还要考虑采取措施的经济效益,不应该投入一百万去解决一个损害只有十块钱的问题。问题的重复发生是有概率的,如果能正确预估,那是再好不过了。


由于组织原有的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采取有力的措施时,要考虑这些措施会不会影响到原有的体系,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百分之百的解决问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问题是解决不完的。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


" target="_blank" rel="external nofollow"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