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拍了12天《功守道》,上映需要什么资质?

马云拍了12天《功守道》,上映需要什么资质?

41592017-11-11 19:32  Jizz
秦小姐

秦小姐 高级顾问--400-6636-558

秦小姐高级顾问 税务管理专业|十年以上从业经验|工商税务疑难顾问 擅长领域 工商注册,记账报税,知识产权、落户等各项服务疑难。 …

电影审查机构应当自收到报送审查的电影片之日起30日内,将审查决定书面通知送审单位。审查合格的,由广电总局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及《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证号片头,该片头由广电总局统一制作。

2017天猫“双11”晚会11月10日晚将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马云大银幕首秀《功守道》的精华版将首播。十几天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微博自曝电影《功守道》海报,演员包括李连杰、洪金宝、甄子丹、吴京、邹市明、袁和平、程小东等。之后,马云与王菲合唱的《功守道》主题曲又刷了一波流量。


“双11”幕后:《功守道》所有演员零片酬,马云拍了12天


可是公映电影需要什么资质呢?

据95代办网小编了解,一部新的电影在公映前需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依据《电影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其相关条款包括:


国家实行电影审查制度。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广电总局)审查通过的电影片,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放映、进口、出口。

电影审查机构应当自收到报送审查的电影片之日起30日内,将审查决定书面通知送审单位。审查合格的,由广电总局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及《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证号片头,该片头由广电总局统一制作。

电影制片单位或者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应当将《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证号片头印制在该电影片拷贝第一本片头处。


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电影龙标



2013年7月,广电总局公示取消了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引起众多媒体关注;大导张艺谋的《归来》、香港导演王晶的《澳门风云》,也在网络上自曝拍摄许可证,以示庆贺。假如你认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开拍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便剧本不审查、允许开拍了,但拍出来的成片一样需要审查。这对于所有导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拍摄完的影片是删是改都在内容审查这一关被确定下来。

以“龙标”为例,这个大家每次在影院看电影时,出现在片头的绿底龙头标志,因上面写有“公映许可证”以及电审字号,一直被视为电影的“准生证”。而一部电影的最终上映,却不仅仅只有一个“龙标”那么容易。一部电影,究竟会经过哪些过程?来捋清这条产业之路。

一生需要过三关

第一关:立项7个工作日内完成

国产影片从最初的立项到上映,在审查的环节上一般要经历3个关卡,第一关就是影片的“立项关”。某知名制片人告诉记者:“所谓立项很简单,就是电影剧情梗概、片名、片种、影片题材等材料。立项没有行政费用。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7个工作日内会通过。但是以现在审查部门的效率,5个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给明确答复。”

第二关:拿“龙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久前,广电总局公示取消了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第二关“剧本审查”就取消了,从今往后拍点爱情喜剧、都市生活、文艺片之类“一般题材”电影,就用不着再审查剧本了,公布一个剧情大纲跟立项差不多。不过也不用太高兴,即便剧本不审查,但拍出来的成片一样需要审查,影片的内容审查要在拍摄剪辑之后进行。这对于所有导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拍摄完的影片是删是改都在内容审查这一关被确定下来。

“过去剧本送审后如果有问题,相关部门会批示‘修改后拍摄’。这样做,至少能在拍摄前规避很多问题。如果以后剧本不需要送审,但拍完了对成片进行审核却告诉你不过关,拿不到公映许可证,那对创作者的打击、对电影公司的损失会更大。”比如此前有一部惊悚片《午夜火车》,在2011年就送审了,后来因一些原因被无限期压后,不断被提出修改意见。面对这种要求,假如导演不愿妥协,那么没了龙标,影片只能做海外发行或出售给视频网站。

第三关:技术审查过审率达到99%

过了“龙标”,也就是“内容审查”这一关,几乎所有的投资方、剧组都可以松一口气了。接下来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术审查,影片就可以同观众见面了。在技术审查上,影片的过审率几乎达到了99%,“有些影片送去审查,放映一遍当场就会过审。”

婴儿期——拍摄工种多到数不过来

剧本到位、演员到位、资金到位、选定拍摄地址就可以开机了。但这个过程中的资金交涉、演员协调,那是相当恐怖。比如演员档期的协调分配,可能A演员今天有档期,B演员明天有档期,所以要挑选出AB对手戏的戏份优先拍摄,顺便把A或B演员所有的戏集中一天拍摄。不夸张地说,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将遭遇的黑暗和心酸,拍一部虐心的韩剧都富裕。

一般的电影拍摄需要2个月左右。在片场,导演主要负责拍摄,制片管理剧组生活。片场的工种多得要命,包括摄像、场景、服装、道具、化妆、机械、安保、茶水……多到让你数不过来,对于这个耗时耗力的问题,建议谁有兴趣可以自己查书去吧。

在把剧本做分场设定的时候,剧本里所讲述的故事已经被分成一个个的独立个体。因此在拍摄时,顺序并不按故事发展脉络来走,而是大乱的,极有可能演员的第一场戏就是影片的结局,然后接着演中间的部分。影响这一点的因素很多,比如结局时演员需要留长发,而开场和中间的戏份时,他都是短发。

少年期——剪辑是否成材看导演的

电影拍完了,导演接下来的重要工作是剪辑——当然,这个前提是导演得握有剪辑权。

除了讲故事的能力之外,镜头语言和剪辑语言一般最能体现一个导演的风格。剪辑就是把杂乱的故事理顺,事件按一条清晰的时间轴排列。导演会在众多片段中挑挑拣拣,找到自己要的,去掉不喜欢的。这个工作的时长一般很难界定,可能90分钟的电影,拍摄了400分钟,初步剪完200分钟,这个时候导演可以选择去做后期,也可以继续缩短。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导演在拍摄时就已经每天剪好片段,所以手快的导演在拍摄完一周后就可以交出成片。

至于后期制作,一般是指加特效、音乐,去杂、配音、修改穿帮镜头之类的,假如你的电影里有特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后期制作的工作完成了,片方就可以报备审批了。审批下来,再做个片头片尾,一部成品电影就可以卖了。

青春期——宣传真有本事才是正道

中国电影最近几年一个最怪的现象,就是凡事都拿宣传说事,搞得宣传比电影本身的质量还重要。这种本末倒置既业余,也可悲。

以前的宣传很简单,给媒体发几篇稿子、办几场发布会,这事就结束了。现在不同了,宣传和营销被一起纳入了宣传团队的工作范围,他们每天要干的事中,写新闻稿和找新闻点变成最不费力的事,炒作话题、只做噱头才是重中之重。

有电影宣传营销团队的工作人员抱怨说,很多片方的工作人员极其不专业,电影宣传是一次长跑,最重要的是阶段规划、物料制作、整合资源,但很多片方的负责人甚至导演介入宣传后,张嘴就问你有什么点子,“电影宣传和广告不是一回事,我们也不是点子公司,浮躁的点子救不了一个电影。”

让越来越多的片方和导演重视宣传的,当属《失恋33天》等几个特例。票房奇迹的出现,让很多参与其中的人以精英和大师的身份自居,他们的所谓“经验”让越来越多的人误以为那些撞大运式的宣传可以令一部烂片起死回生,从而夸大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忽略了最关键的还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当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与中国电影市场目前“唯票房论”的大环境也有关。一旦票房失利,所有脏水都会泼向宣传营销人员,因为这是最无法量化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最弱势的一个群体。其实投资人、片方、导演们都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假如所有厨师不去专心做饭,而是操心怎么在门口招呼顾客,那大家将吃到的都是什么垃圾?

成年期——发行到处推销逐渐规范

在百度上搜索,发行是指对影片的出售业务。这个解释差不多——发行公司除了供片之外,最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影院阵地宣传和排片场次的落实,争取排片率最大化。比如一个发行团队需要跑遍了中国一线城市的院线,大家分兵作战,找影院经理沟通,落实影院地面推广计划和最终的排片表,小到一个海报的摆放位置,大到能否将影片加映。

以前,对于安排影片档期,圈内的游戏规则是,小片让大片,大片让进口片。有专业发行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整个档期的制定越来越规范化。比如,发行公司对一部影片的票房预估是3个亿,那么这意味着至少要争取到30%的排片空间,同时目标观众、营销计划、上座率,都要经过提前客观地预估,并且针对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宣传策略,这是一整套执行方案,制定档期只是其中环节之一。”

到了这一步,一部电影的诞生之路算是告一段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