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些业内媒体报道,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行业管理部门拟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发放,并结合当期产业运行现状对行业准入门槛调整优化。
新能源生产资质对于新能源企业尤其是新兴造车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是极为稀缺的产业资源。如若消息证实,必将给上述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但车业杂谈以为,无论传闻报道是否属实,新能源生产资质审批调整优化已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刻。
新能源生产资质数量远大于质量,产业过剩背后更是良莠不齐。
纵观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核心,就是要淘汰落后低劣产能,扶优做强。新能源生产资质审批暂停传言的背后,首先是行业管理部门对新能源汽车产能数量过剩带来的担忧。
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只有50万辆,仅占行业总体销量的2%左右。即使按照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00万辆左右,新能源车也并不会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主流”。但截至目前,从2016年3月第一家企业获得核准,发改委已经核准了15个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几乎每月一个,在建产能累计达86.5万辆。而如果加上正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传统汽车企业,正在或已建成电动车生产线的厂家已超过上百家。从数量上看,新能源汽车产能已出现产能过剩。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生产资质门槛,新能源汽车对企业研发设计、供应链体系、营销服务能力都有着高度的要求。但就目前而言,仔细审视获得生产资质的15家企业,不难看出,没有哪一家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更别说威胁。相比传统汽车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更深一层来讲,更不排除有已获批的企业或者正在申请的企业,借着新能源产业发展之机进行投机,恶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环境。
新能源生产资质停止审批概率不大,但提升准入门槛势在必行。
在企业、政府以及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领者。如果就此因噎废食,停止新能源生产资质审批,无疑将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基于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状,让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成为必须的事情。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虽有着较多的关联融合之处,但其运营和商业模式确实完全不一样。然而现在的生产资质审批条件,无论是投资、生产和研发能力都是比照传统汽车的标准设置,而没能考虑新商业模式的需求,这样的资质审批出来的企业走的还是传统车企的老路,竞争力不强是必然结果。
其次,对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互联网造车企业而言,也必须遵守汽车产业的本质和安全等性能底线。毕竟汽车不同于手机,虽然它们都需要互联互通,都需要互联网思维,但是汽车和手机有很大不同,不能简单放开,而是要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等基础要求。特别是考虑到汽车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准入门槛必须至少达到甚至超过传统汽车产业的水平。
纵使生产资质暂停审批,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不大。
客观来看,目前反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暂停审批的声音同样存在,其主要理由是如果一旦暂停审批,将会对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冲击。但就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目前微乎其微。根据行业机构统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由传统汽车企业所主导。1-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3.5万辆,但其中新兴互联网造车企业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不足600辆,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汽车是一个规模见效益的行业,而目前获得资质的企业其生产资质多仅为5万辆,相比传统汽车几十万、几百万的产销能力,新兴企业很难见到规模效益,没有效益企业也就难言竞争力。
此外相比传统汽车企业造新能源汽车,新兴企业即使拿到生产资质,最终能不能卖车,还需看企业及产品能不能上《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但就目前而言,15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中,只有北汽新能源一家进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而且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其背后本身就是传统汽车企业。 因此综合来看,当前新兴企业与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传统汽车企业而言,综合实力相去甚远,即便国家暂停或者终止生产资质审批,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也微乎其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当下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倘若能够借着生产资质审批政策调整优化的机会,对行业进行规范治理。从长期角度而言,实在是利大于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