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致力于老龄事业的北大博士后

郑志刚:致力于老龄事业的北大博士后

73812017-02-28 13:38  中国政务服务网

您就是那个中科院的?朱老师摘下眼镜,打量了一下,签上字,我成为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一位理工背景的博士后。而这一影响后半生的决定,却是几个月前的一次咨询。


你在中科院遥感所工作?博士是GIS(空间信息系统)专业?做社会学的博士后?看着于惠芳老师的疑问,我说自己一直从事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发现我们开发的网站、软件等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我国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社会现实,我觉得这个社会现实比起数字城市的需求而言显得更为紧迫,更亟待解决。我想把研究方向定位在信息化与老龄化的结合上,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家庭、融入社会、融入数字化时代。“跟老年人有关,社会学系里有郭志刚老师、陆杰华老师等….”。第一次到社会学系咨询博士后事宜,遇到的第一个人,让我已感受到北大老师的素质和魅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自己的研究陷入了困境。这种困境并不是来自于学术,而是现实。从学术上,这是一个国内较少学者研究的领域,发表论文肯定没问题。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中,60岁及以上群体占比仅3.9%。如此低的比例,研究出再好的互联网服务也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老年人在学习和使用互联网过程中有什么障碍?如何扫除障碍?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我将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考虑到研究的多学科属性,阅读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覆盖了多个学科,例如老年学、信息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机交互等,调研了国内中老年人学电脑教材145本。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北大燕北园社区、海淀街道的倒座庙社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四季青敬老院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多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配合下,我有机会手把手教老年人学习上网、微信操作,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年龄更为老化的世界里。而对于我,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生活状态。在薛晓萍老师等人的帮助下,深入接地气地研究老年人需求,天天与老年人打在一起。以至于孩子说:我爸看见老人两眼就放光。经过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学的实践,在合作导师陆杰华教授的指导下,我们陆续发表了《老年计算机教育教材内容研究》、《关于老年人电脑学习教材评价体系的探索》2篇论文,出版了《教父母学会上网》、《老妈的微信时代》等书籍。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一次刻骨铭心的谈话让我再次决定改变研究方向。那是在一个星级很高的养老机构,夕阳西下陪老人散步时,她突然看着我说:你调研时那些人给你说的,你反着听就行了。老人的安全确实有保障,但牺牲的是自由。连晒被子都管,电磁炉给收走,自己想吃个凉菜也不能做,必须按点到食堂吃饭,不爱吃也得吃。不能随便出门,出门得请假。每一层都有人盯着你。这里不是家,我们就是养老院的犯人。万不得已谁来这儿?


当我意识到老龄事业供给侧的问题时,开始将研究目光投向老龄产业。在陆老师的多年研究基础上和精心指点下,我成功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老龄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涉老企业现状与走向研究》。而如何开展研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在涉老企业总量尚无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抽样、问卷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无法开展。一场近乎马拉松的长跑开始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香港到黑龙江,跨越奔腾的黄河、长江,我们采取了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开展涉老企业数据的收集。电话预约直接拒绝、登门拜访保安阻拦、注册地扑空…,一次次的磨练不仅考验着智力,也历练着情商。苦练七十二变,方能应对八十一难。校友介绍法、熟人推荐法、门岗沟通法、醉酒访谈法……,这些在教科书中可能永远找不到的方法却成为了最有效的调研方法。随着研究影响的扩大、信任的增加,调研越来越顺利,开拓了一条基于大数据研究涉老企业现状的创新之路。



在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我也曾想过为老年人直接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涉老企业研究经历让我懂得,作为北大博士后,你可以做,但若利用知识帮助参与到老龄事业的人少走弯路,则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当一个个带着问题、带着对老龄产业方向迷茫的企业家来咨询,基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给他们一些启发时,我感受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力量。当我承担起民政部、北京市更多的课题,例如《北京市人口老龄化态势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研究成果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时,我们更加坚定了当初选择的方向。而研究的意外收获却是有了“老”朋友。节假日,当收到来自多渠道的问候:微信、邮件、电话,甚至还有10多年没有再写过的信时,我瞬间感动的热泪盈眶。


北大博士后,是一段将科学的求真、人文的求善和艺术的求美三者高度融合的研究经历,也是一次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事业启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