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乐清市 |
分类: |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
网址: |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
工作时间: | (法定工作日,节假日除外)春、秋、冬季: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夏季: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 |
电话: | (0577)61882345 |
地址: | 温州市乐清市伯乐东路888号 |
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瓯江口北岸,西北为雁荡山山脉,东南为海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地面积139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84.3平方公里。境内河(溪)流众多,河(溪)流皆源于西北山区,短而流急,流向东南,注入乐清湾。乐琯运河和乐虹运河横贯南部,连接众多河道,构成虹桥、乐成、柳市三块水网平原。
山脉
有西北部的雁荡山山脉、中部横亘的白龙山山脉、西南部的白石山(中雁荡山)山脉。雁荡山系括苍山南缘支脉,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距今1.28—1.08亿年,由破火山演化而成,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主峰百冈尖海拔1056.6米;雁荡山虽属低山区,但锐峰飞瀑造型奇特、神韵优美、意境深邃,是中外驰名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白龙山自永嘉与乐清界上的正江山向东延伸,然后转南直至流入乐清湾,其范围包括清江以南、淡溪以北,主峰海拔716米,次高峰山顶岩石裸露,次第排列,风光独秀。白石山(中雁荡山)位于市境南部,自淡溪向西南延伸,分两支,东支跌宕起伏没入乐清湾,西支回环至磐石没入瓯江;道士岩海拔457米,是中雁荡山风景的中枢,远眺海天相接,俯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分外迷人。
溪流、运河
市境共分大荆、清江、虹桥、乐成、柳市五大水系,总长1034公里,水面面积1997万平方米,蓄水量4069万立方米,年均径流总量13.78亿立方米。
大荆溪亦名蒲溪,由仙溪、双峰溪、东林溪汇集流入乐清湾,主流长32公里,流域面积330平方公里。清江古名柽江、芙蓉港,汇集黄金溪、前垟溪、筋竹溪之水流入乐清湾,主流长30公里,流域面积76平方公里。白石溪,白石山之水流入钟前和白石水库下泄,与白象、柳市二河相接,长16公里,流域面积68.1平方公里。
乐琯运河,汇集金溪、银溪之水,东连乐虹运河,西通温州瓯江,河长28.8公里,平均河宽38米。乐虹运河,乐成至虹桥,河长21.4公里,平均河宽27米。柳市河自白石溪起,向东南流经湖头,至柳市镇与乐琯运河汇合到三条桥分成凰屿河、白浦河、泮垟河,后分别入瓯江;慎江水闸重建后,主流与乐琯运河汇合,入瓯江。柳市河全长14.6公里,平均河宽56.4米,蓄水量241万立方米。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经瓯海灵昆岛分汊,其北汊在琯头入境,经乐清市境南侧至岐头山入温州湾,属感潮河段,俗称瓯江北口,是温州港的主航道,境内段长约14.2公里,江面宽1.3公里。七里港近岸深槽长6公里,水深11米左右,建港条件优越。
平原
分沿海平原和溪谷平原。沿海平原主要有虹桥、乐成、柳市三大平原。虹桥平原:位于市境中部,三面环山,南端敞开与乐清湾相接,长约11公里,宽约8.5公里,面积约63平方公里。乐成平原:地处虹桥平原之南,西边依山,东濒乐清湾,长约10公里,宽约5.5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柳市平原:位于瓯江口北侧,东傍乐清湾,西、北部依山,长约16公里,宽约15公里,面积约113平方公里。溪谷平原沿溪流下游分布,规模小,形态受溪流制约,成因属洪水冲积,主要分布在四都、淡溪、芙蓉、大荆等地,面积小者4平方公里,大者10平方公里,均以旱地为主。
乐清湾
位于浙江东南部、瓯江入海口北侧,东侧是玉环市,西岸是乐清市,湾顶为温岭市,湾口是洞头区各岛屿,乐清湾海域总面积463.6平方公里(其中属乐清市管理面积为284.3平方公里),乐清市海岸线总长159.88公里,有20.16万亩滩涂面积,是浙江省蛏、蚶、牡蛎三大贝类的养殖和苗种基地。
乐清湾有大小岛屿14个(乐清境内岛屿9.5个),明礁8处,暗礁1处,是雁荡山山脉延伸部分海侵后形成。白沙岛、西门岛、小横床岛常年有人居住,其他为无人岛。西门岛:面积6.3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98.6米,为乐清市最大岛,有4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
历史变迁 东晋建县之初,县境包括木榴屿(今玉环县)及温岭半岛,北面与临海县(今黄岩区境)接壤,南限瓯江,西界象浦,与永宁县(今温州市区和永嘉县)相邻。隋、唐、五代、宋、元各个时期,县境变迁未详。至明,据明永乐《乐清县志》记载,乐清县四境“东西相距二百五里,南北相距一百九十五里,东南距西北一百九十里,东北距西南二百六十里”,四至“东至海渡一十里,越渡至温岭一百三十里为黄岩县界;西至楠溪桐岭六十里为永嘉县界;南至海五里,越海至玉环乡南社一百三十里为海洋;北至接莆岭六十里为永嘉县界”。
明成化十二年(1476),乐清县划山门乡三个都和玉环乡三个都共六个都三十二个里之地给太平县(今温岭市),县境东部与太平县交界。
清雍正六年(1728)六月,乐清县玉环乡设立玉环厅;嘉庆年间,乐清县分水山以南海中岛屿(今玉环、洞头诸岛)再划给玉环厅。光绪年间,“县境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六十五里”,“东至海十里,至湖雾一百二十里为太平县界,西至象浦东岙五十里为永嘉县界,南至海五里,北至接莆岭六十里为永嘉县界”,“东南至海十里,西南至琯头五十里为永嘉界,东北至盘山岭一百二十里为黄岩县界,西北至楠溪桐岭六十里为永嘉县界”。民国期间县境无多大变化。
1949年5月县境解放,中共浙南特委一度设立黄乐县,乐清县大荆区划给黄乐县,西门岛划给温岭县,双溪县(今永嘉县)两港区划给乐清县。此时乐清县境北至白箬岭,西至楠溪。8月,黄乐县撤销,大荆区重归乐清县,两港区划还给双溪县。1950年5月,属温岭县的西门岛划还给乐清县。1951年,将乐清县翁垟镇所属的小门山岛划给玉环县。1956年,属温岭县的湖雾乡划给乐清县,永嘉县大岭头、两村分别划入乐清县甸岭乡、岭底乡。此时起至今,县境未变。
建置沿革 晋孝武宁康二年(374),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属永嘉郡,建县从此开始。南朝宋、齐、梁、陈因之。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永嘉郡立处州,乐成属处州。开皇十二年,改处州为括州,省乐成县入永嘉县,地属括州永嘉县。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括州改为永嘉郡,乐成地属永嘉郡永嘉县。
唐武德五年(622),析永嘉县复置乐成县,属东嘉州。武德七年,复省乐成县入永宁县;上元二年(675)置温州,乐成地属温州永嘉县。载初元年(689),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为上县,属温州。天宝元年(742),改温州为永嘉郡,乐成县属之。乾元元年(758),永嘉郡复改为温州,乐成县属之。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为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奏改县名为乐清,属温州。后晋天福四年(939),乐清县属吴越国温州静海军节度。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温州降为军事州,乐清县属两浙路温州军事州。政和七年(1117),温州升为应道军节度,乐清县属之。
南宋建炎三年(1129),罢军额复温州,乐清县属两浙东路温州。咸淳元年(1265),温州升为瑞安府,乐清县属之。
元至元十三年(1276),乐清县入元版图,属江淮行省浙东道温州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乐清县归附于朱吴。
明洪武元年(1368),改路为府,乐清县属浙江行省温州府。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乐清县属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
清顺治三年(1646),乐清县入清版图,至宣统三年(1911)均隶属浙江省布政使司温处道温州府。辛亥革命爆发后,温州成立军政分府,乐清属之。
民国元年(1912)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乐清县属于浙江省。民国三年(1914)5月,原温处道辖境设瓯海道,乐清县属瓯海道。民国十六年废道制,乐清县又直属浙江省。民国二十一年,在温州设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二年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民国二十三年称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称第五行政督察区,乐清县均隶属之。
1949年5月,乐清县解放,隶属浙江省第五专区。10月,第五专区改名为温州专区,乐清县属之。1968年,温州专区改为温州地区,乐清县属之。1981年9月,温州地、市合并,称温州市,实行市辖县体制,乐清县归温州市管辖。
1993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乐清县,设立乐清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乐清县的行政区域为乐清市的行政区域。1993年10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将乐清市的行政管理委托温州市人民政府代管,市政府所在地为乐成镇人民路2号。2009年1月搬迁至城东街道伯乐东路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