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博士谈武学:从大禹治水看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与国运

邱博士谈武学:从大禹治水看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与国运

24502017-06-12 20:44  95商服网
邱海洋

邱海洋 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15801358969

邱海洋,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杰出的武术科学、武术国学研究者,武术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积极倡导者。 邱海洋博士是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邱海洋博士,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兰州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在《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四期合作...

中华民族“武”的精神。大家知道,墨家的偶像是大禹,墨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大禹的化身,墨家奉行的是大禹精神,后人通常将大禹和墨子合称为“禹墨”。

一、缘分与命运


刚刚拿到了《季羡林命运沉思录》,此书是财经影视中心的党海鹏先生赠我的,也是他编辑出版的。此书由大学问家季羡林先生的若干篇短文组成,共分四个部分,标题分别是:“缘分与命运”“机缘与邂逅”“岁月与生死”“记忆与幽思”,很美。美到足以让人抚今追昔,促使你认真思考人生和社会,思考个人的命运、事业的前景乃至国家的命运。





第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缘分与命运》。季老认为缘分与命运“这两个词含义极为接近,有时达到了难解难分的程度”。世间事,波谲云诡,因果错综。机遇、机缘、缘分,在哲学上的术语是“偶然性”。


读到这里,我联想到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之说,似乎命运又是偶然中的必然性。大大小小的缘分,组成了你的命运。最后季老总结说“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二、什么是武的精神


我认为中华民族与武有缘,这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和国运。
究竟什么是“武”,什么是国学中武的精神内核?
武,是个体生命为了扩大生存空间而进行的力量宣示和力量对抗,是一种生存能力,一种生命现象,是生命本质的反映。武是自然的精神,是天地的精神,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精神。《周易》中乾坤两卦的卦辞 ,是对“武”之精神的最好阐释。
《周易》是中国群经之始,群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元点。乾坤两卦的经文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周易》的基本思想和中国人的美学追求。“乾”卦的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卦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卦主张健行自强,追求自我强大,自我超越;坤卦主张厚德载物,博才多能以承载万物。健行自强和厚德载物就是中国人武的精神之内涵。
武是为了生存,文是为了美好。文武结合则是为了美好地生存。



下面我们从大禹治水分析中华民族“武”的精神。大家知道,墨家的偶像是大禹,墨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大禹的化身,墨家奉行的是大禹精神,后人通常将大禹和墨子合称为“禹墨”。


三、洪水滔天,生存考验


从尧的时代开始,华夏民族遭遇了严重的洪水袭扰,正如《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洪水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炎黄子孙乃至陆地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在尧之后的数百年里,应对水患一直是华夏民族的中心任务,一直到殷商先民的早期,还在治理水患。这场洪水是全球性的,当时地球上其他区域的先民也遭遇着同样的疾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度看,能否应对洪水是对一个民族的考验。如果不能应对,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能力在地球上生存,没有资格在地球上生存,这个民族就会灭绝,就会像恐龙一样在地球上消失,被“开除球籍”。这场考验,是对民族精神的考验,也是对民族智慧的考验,对民族能力的考验。


四、大禹治水表现出的武


如何应对这场全球性的洪水,从世界范围考察,大致有四种态度和方法:


一是“坐以待毙”。面对滔天洪水,有的人绝望了,放弃了抵抗,放弃了拼搏和斗争,或者采取“鸵鸟政策”,把头埋进沙堆里,最终被洪水吞噬。


二是“诺亚方舟”式的逃亡。少数人带着宠物乘船逃亡,他们躲在船上,等待着洪水退去,而多数人则因为没有机会上船而被淹死。这是贵族主义的方法,把人分为好与坏,善与恶,贵与贱,区别对待,贵族得以逃生,平民则被鱼鳖虾蟹吞食。多么残酷啊!这种应对手法是不平等的,是自私的、狭隘的,是没有责任感的。


三是鲧采用“堵”的方法治水。虽有迎水而上的勇气,但是一味地堵截,却违背了自然规律,因为方法不当,治水九年,劳而无功,最后以失败告终。《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今天,我们客观地评价,鲧付出了努力,虽然治水失败,却也是个大英雄。没有鲧的失败,就没有后来大禹的成功。


四是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面对洪水滔天,大禹不退缩,不回避,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华夏民族团结起来,开山疏川,导洪入海,最终使所有的人都得救了。这是平民主义的、博爱的、平等的、大公无私的精神,也充满着理性、科学精神和责任感。最早记载大禹治水用疏导方法的是《墨子》,大禹疏通了很多的河流来泄洪,最终导洪入海,大功告成,使生灵免于涂炭。


大禹治水是现实主义的,也是浪漫主义的。大禹治水成功,标志着华夏民族有能力在地球上生存,有资格在地球上生存。大禹治水成功后,“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这一庆典场面,比《圣经·创世纪》中放飞的鸽子噙回橄榄枝的场面更美,更宏大,剧情更浪漫。


五、大禹治水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实现了华夏文明的综合和提升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炎黄子孙、华夏各氏族部落空前地团结起来,共同与洪水斗争,与自然灾害斗争。大禹治水成功后,铸九鼎,划分九州。大禹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大会夏、夷诸邦国和部落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众多部落的首领,前来参加大会,向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至此,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成就了中国的雏形,是继轩辕黄帝之后又一次“建国伟业”。


面对滔天洪水,中华民族将有什么样的命运?是否是全面溃败,人民被鱼鳖虾蟹、蛟蛇猛兽所食?不是的。由于中华民族有抗争的精神,有勇武的精神,最终完成了治水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而且在治水过程中,华夏文明出现了第一次大综合,包括智慧的综合,人力财力物力的综合,科技知识包括天文、地理、水利知识、医学知识的综合,在社会科学方面,实现了组织学、管理学、财政学和法学的综合与提升。


《尚书》中有“洪范九畴”,就是大禹治水之时,叩首问天,上天赐给大禹的九条治世良策。从洪范九畴的内容看,涉及天文、地理、五行阴阳、历法、法律、道德、政治、财政、治安、教育等广泛的领域,即包含自然科学,也包含社会科学。应当说,经过大禹治水,华夏文明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生产力显著提高。之后,启建立夏王朝,中国正式进入奴隶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而这一巨大的进步正是建立在大禹治水的基础上。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国运不灭,与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尚武之缘是分不开的。大禹治水、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传说讲述的都是同样的精神,奋斗的精神、抗争的精神、不折不挠的精神,讲述的都是中华民族武的精神。


往者已去,未来之世界“波谲云诡,因果错综”,变化难测。我们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将最终决定民族的命运。



邱海洋博士武学著作《中国武学》

相关内容